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学生活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24-05-05

徐秀芳

實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在追求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学本质。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谈如何让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基于兴趣,加强生活化故事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适当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年龄阶段需求的教学方法。就像故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用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或者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家喻户晓的“数学王子”陈景润、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等名人的小故事都可以让学生极其感兴趣,从而将对数学家的兴趣转化到对数学的兴趣。当然,这种数学故事可能还不够生活化,有的学生听过,有的没有听过。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从生活化的小故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教师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生活小故事,让数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不管是数学问题还是数学教材都应该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解读,都应该回归于生活。从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来看,几乎每一个单元学习都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教材内容都可以利用不同的生活情境来教学。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将教材进行重组,构建数学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依托教材,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请学生课前收集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相关信息,重点以环境建设为主,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述;其次,以绿化环保为话题,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如果说要你们来对周边的道路进行绿化建设,你选择了栽种树木,你一共栽种了500棵小树,但是只有480课树活下来了,请问此次栽种小树的成活率是多少呢?”第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教师总结,给学生深化“成活率”这一概念,让学生懂得百分数在生活中是如何引用的。

如此教学,不仅丰富了数学知识点,让数学教材变得更“灵活”,不管是问题还是条件,都是师生所熟悉的情境,能够被学生更快速地接纳,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巧妙地解决了数学“死知识”与数学课堂“活对话”直接的矛盾。

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发现身边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者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用审视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魅力,懂得学以致用。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收集一些长方体,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纸板设计一个长方体;其次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角?几条边?几个顶点?最后进行长方体特征的总结,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长方体。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对生活中长方体的观察,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再经过课堂学习后,学生自然能够非常全面的认识长方体。如此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感官,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手、眼、脑并用。

四、回归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真正构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学习关于三角形相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木匠用什么方法来修理摇晃的桌椅?在学习正方形和矩形时,可以让学生对教室进行现场调查,列出不同瓷砖的单价,如果要给教室贴瓷砖,需要多少钱?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意识。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就是让数学回归本位的重要体现,是凸显数学价值,关注数学魅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我们教学者对数学本身认知能力提升的表现。作为一名新时代数学执教者,笔者当以生活为载体,以数学教材为依托,以生活情境为手段,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韦英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