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杜坤华赵忠卉
重庆育仁中学
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研究
杜坤华赵忠卉
重庆育仁中学
学生能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能否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有赖于数学课堂是否鲜活。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乏味的原因、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的方法及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的特征。
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研究
创建鲜活性的初中数学课堂,成为了许多教育者的研究对象,但就目前研究状况看,本问题的研究者多为一线教师,研究结果多在于经验描述上,缺乏理论支撑。这表明对营造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的关注还不够,还有待于深层研究。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初中数学课堂鲜活性的研究。
当代初中生学习数学感到乏味的原因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够系统;二是学生缺乏耐错能力,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三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四是受到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的影响;五是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学习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怕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六是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综合以上因素使初中生感觉到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不断地给予他们正面的有效刺激,使其能保持长久的、旺盛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了数学,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数学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学科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多为数学课加点糖,孩子们才会喜欢数学。所谓的加糖就是怡情激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具体说就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数学;让活动进入课堂,诱发学生去想数学;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也有人提出四种导入方法:多媒体导入、游戏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我国学者余文森等对如何提升课堂鲜活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他们认为“初中生凭兴趣和感觉学习,是一种趣味学习。有趣则学,无趣就难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因此他们指出教学中首先要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并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们只有在此环境中才最容易发挥自己的潜能。其次他们指出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等要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教师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讲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并且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好语言的魅力。纵观多年学习生涯,一个处事幽默得当的老师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学成果也是最为突出的。有的数学课内容单调枯燥,教师可以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
1.互动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性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活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适时提问,并且提问要有选择性,随机性,不能照本宣科,教师“临境现场发挥,随兴致灵活处理,从而产生出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鲜活的数学课堂正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将互动贯穿于课堂之中,形成愉快轻松的氛围。
2.创新性。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鲜活化性也是真正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融合,让学生不再是井底之蛙,在课堂上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数学课堂鲜活性具有创新性,因此培养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人,而是独树一帜的人中之才。
3.快乐性。
能够快乐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张楚廷教授认为“能不能让青少年学得更愉快一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不能在他们学习的难度逐渐加大的时候也很愉快,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数学课堂鲜活性不但能带给学生知识,而且更能带给学生快乐。梁启超也认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所以,作为教师,在数学课中要用你的诙谐幽默娱乐学生,用你的激情四射感染学生,用你的聪明才智熏陶学生。这些不但能使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又亲切,反过来会带给学生自豪感和成功感,刺激他们去追求数学的更高领域,体验课堂和人生的快乐。
4.完整性。
数学课堂鲜活性还具有完整性的特征,这里的完整性是指一节数学课从开始到结束都应该是新鲜和活泼的,都应该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共鸣。而不是一时的取悦于学生。即“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结尾,趣犹存”。教师要对所教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把握,要形成整体认知,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得到的才是系统的知识,而不是零碎和分散的知识。每个部分都要吸引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要记于心。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完整性,才会逐步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完整性。
[1]樊宁.多为数学课堂加点“糖”[J].小学教学参考,2005,(8).
[2]王艳.初中英语课堂趣味导入法初探[J].考试周刊,2007,(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