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深层互动中学习

时间:2024-05-07

贲友林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通常指的是互为主体的双方借助一定媒介(通常是言语方式)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的内容包括信息、情感、态度等。课堂互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生生之间借助言语、身体或手势以及教学材料而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等。

当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存在着一些误区与不足。如,互动方向单一、方式简单、内容偏窄、形式化严重等。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不仅有关课堂学与教的有效性,还关系着师生的课堂质量。

一、让每位学生都“在主场”

课堂中,教师以“师”为本,居高临下,学生容易处于旁观的位置。从学习内容来看,太难的和太简单的内容,学生都容易失去兴趣;从学生差异来看,差生往往由于“听不懂”而容易成为旁观者;而优生,往往又由于“太简单”、缺乏挑战性也成为旁观者,从学习过程来看,教师的过度包办,使学生成为旁观者。学生本该是学习过程的主角,但往往沦落为教案剧上演的观众。而教师,也容易成为旁观者,因为学生的表现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教师犹如老谋深算的猎手,在讲台和教室中闲庭信步,耐心地等待着满教室的猎物全部落网就范。如何让学生不成为旁观者?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在场”,而且都在“主场”?

1.师生在课堂中“我—你”相遇

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要做到学生“在场”,师生平等。教师是互动的发起者、领导者,学生是互动的被发起者和被领导者。在地位上,师生间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與被支配的关系,即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M.Bubre)所说的“我—它”关系。与“我”相对应的“它”,是同“我”相分离、相对立的客体,是“我”所经验、所控制、所利用的对象,是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是“我—你”相遇,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相互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一种生命、精神的对话,是彼此相互映照、包容、沟通、认可与提升。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场。

2.将学习权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将学习权还给学生。教,是因为学生学。教学过程应因学而教,以学定教。

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而这不是停留于口头上,而是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之中。让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想法都参与交流。即使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生自己一开始往往并没意识到错误,所以他们也想但未必有这样的机会交流。对于课堂运行来说,无论对错,学生的想法都是“资源”;对教师来说,教师要把“独裁”、“专断”的时间让出来。教师,要把学生的想法全纳到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习内容,难度的把握、目标的拟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进行教学,要把每位学生的学习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即“学为中心”,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生产知识、思想、方法。

二、改变“挤牙膏”式的互动方式

传统课堂中,常见的是师生一问一答“挤牙膏”式的互动方式。课堂中的“问”与“答”,又好似打乒乓球。以往的方式是,教师发球,学生回球,教师接球,学生再回球……林格伦将课堂互动分为单向互动、双向互动、简单的多向互动、复杂的多向互动。师生单项互动,教学效果最差;双向互动,即师生有来回的互动,效果尚好;简单的多向互动,即师生来回互动、生生互动,效果较好;复杂的多向互动,即教师作为集体中的参与者,鼓励所有成员有来回的互动,效果最好。

1.组织两轮交流,让学生“都能说”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如《学记》中所指出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独立思考、研究之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两个层次的交流,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两轮的学习。

第一轮是组内交流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要将自己思考、研究过程中的想法与困惑、发现与疑问和盘托出。之后,小组成员商讨,如果我们这个组等会儿在全班交流,如何整合小组内各人的想法,如何分工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向全班介绍。

第二轮是全班交流学习。往往由一个小组在全班主讲,该小组的学生可以就学习内容所思考、研究的各个问题,或某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的想法,或将他们在各自探索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经历的弯路、所犯的错误以及认识发生的变化等都逐一呈现。其实,学生交流什么,是需要教师指导的。即,他们不仅可以交流“对的”想法,也可以交流“错的”想法;不仅可以交流和别人相同的想法,也可以交流和别人不同的想法;不仅可以交流现在的想法,也可以交流之前的想法。也就是说,学习一些东西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教。

2.教师适度地“退”,让学生“接着说”

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会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直到获得教师预期的答案。教师牢牢控制着课堂进程,学生亦步亦趋等待并接受教师的安排。能否通过调整与改变,让学生不消极地等待以及被安排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暂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而是让其他学生主动地“接着说”。如果同伴回答对了,学生可以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可以对其中发言的精彩之处做赏析;如果同伴发言中有错误,可以纠正,还可以进一步分析错误原因;如果同伴发言有疏漏,接下来可以补充;如果几位同伴相继发言,之后可以对几位同学的发言做对比分析,也可以综合、梳理几位同学的想法。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同伴发言之后,补充、修正、质疑,所有学生的想法,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可以通过互动性的讨论得以丰富、修正与改进。在全班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行不同想法的交流,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复杂多向的互动对话。

教师的“退”,让出了学生的“进”;教师的“隐”,凸显了学生的“显”。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质疑与交流,成为构建知识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会因为缺乏勇气而不愿意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就不再倾听其他同学的方法,学生之间的不同想法是智慧的共享与激发。

三、互动,从言语层面走向思维层面

互动,通常通过言语来表现,教学中,教师以言语互动为依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联系起来,促进思维的互动与碰撞,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了之,或者“耍嘴皮子”“打口仗”。

会从“听”开始,专注地听他人的发言,不仅是老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接着,听后要作出回应,从能够复述他人的发言,到提炼出他人想法的要点与关键词,继而,对他人的想法,或质疑,或补充,或修正,或赏析。我们很儿童化地将学生紧接着同学之后的发言概括为“四有”,即:我有补充,我有提问,我有提醒,我有表扬。进一步的,要学会将不同学生的想法,联系起来思考,或比较,或综合,或延伸。

总之,互动的方式是需要指导的,互动的意识,在指导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而互动生成的内容,是教师预设不了的。这样的互动,不仅仅是表面上言语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深层次的是学生想法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课堂中,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引发了其他学生生成新的想法,促进学生把他人想法与他人想法、他人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照与比较,并建构新的认识。这时,学习也就在这深层互动的过程中真正有效地发生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