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5-07

○ 民乐县金山小学

教育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小学生处于初步认知世界的启蒙阶段,其思想观念也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小学班主任需要从小学阶段教育抓起,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立足于学生的个性成长,重新定位工作方向,不断推动班主任工作机制改革,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同时,要不断探索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工作策略,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思想、素质、文化教育,从而保证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各项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正确的认知观念。可以说,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够对新形势下班主任开展工作有所帮助。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容易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管理和教育学生,还要负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大部分班主任还兼任学科教师,往往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激发。而一些班主任没有坚持“分层”管理的原则,导致不同素质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1]。

2.容易忽视学生德育。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以及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引导功能,而且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起着导向和助力作用。小学生处于品德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道德观念在逐步形成,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小学生价值导向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引导,而德育正是重要的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科成绩,而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这种重文轻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极为不利。

3.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某种层面看,心理健康是保证学生学习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忽视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学生很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看待问题会有片面性。如果班主任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没有给予及时疏导,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会更严重。

4.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小学生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如果班主任不约束学生的行为,不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管理,学生便会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因此,班主任工作中,要想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对班主任的工作存在不理解的情况,有时会认为班主任过于严苛,不好相处,从而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如果班主任对待学生缺乏教育智慧,不够“人性化”,没有及时与学生建立有效的良性沟通,很容易使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变得紧张。久而久之,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断恶化,便阻碍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严重影响了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学生应当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忽略其他方面。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与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常见的教育教学问题,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查找原因,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跟踪教育,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引导,使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勇于改正错误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另外,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不能以成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下结论,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小学生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一生受益。

小学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要挑起德育的重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及价值观念。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例如,可以借助班级某位同学拾金不昧或者某位同学乐于助人的事例,开展向榜样学习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们看一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写观后感,并在班级内分享、交流各自的感受。

同时,班主任也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应当格外关注家庭成长环境不好或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例如,某小学一年级女生成长于单亲家庭,与外祖母一起生活,她在学习方面消极懈怠,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对上学非常抵触。遇到这类情况,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批评教育学生。首先,班主任应当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症结所在。其次,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建议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同时,要求班级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需要帮助和关怀的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监管者,也是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引路人。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居高临下,以免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为了发挥班主任的“亲和力”作用,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班主任一定不要将自己的地位置于学生之上,应与学生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只有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班主任才能顺利开展各种工作。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班主任开展工作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从而不利于学生的班级生活与学习,会产生诸多的消极作用。

基于此,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动态,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多层面的交流,以了解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建议[2]。通过权利下放,安排班级干部管理课堂纪律以及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及时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善用教育智慧,与学生多谈话,通过挖掘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另外,作为班主任,要有包容心和爱心,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不能只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批评学生,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做出错误行为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其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孩子在小学阶段得到更好的教育,班主任和家长需要保持紧密的联系,通过全程掌握孩子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逐步保障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更有序、有质,从根源上提升孩子的多种能力和素质。

在家校交流过程中,对家长的正确教育理念,班主任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如果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与班主任不一致的话,教育的效果会减弱。所以,班主任需要主动说服家长与学校密切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从而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地运用于家庭生活,对孩子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为了形成高效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还应该与家长建立有效的互通平台,及时、准确地交流双方掌握的孩子的各种情况,使家校双方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解决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促使孩子健康成长。为了使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学生学习更加和谐,班主任需要多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教育情况。对于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合理观念,班主任也要积极提出建议,通过交流沟通,与家长携手营造孩子所需的良好成长环境。

4.树立全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为了迎合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班主任需要重新找寻工作的立足点。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育人精神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此,班主任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管理学生的策略,引导学生的思想,做好实时点评、为学生树立榜样等工作。

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方面,班主任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分析学生各学科成绩。通过与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3]。在调整管理策略方面,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迟到、早退、上课不听讲等情况。通过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在引导思想方面,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大德育工作力度。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选拔班级模范先锋,让学生养成竞争意识。从而从根源上消除不良风气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实时点评方面,班主任需要坚持“公平对待”的原则,对所有犯错误的学生一视同仁。通过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鼓励学生学习;采用合理的批评方式,促使学生虚心学习和改正错误。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小学班主任责任重大,做好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为此竭尽全力。只有全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健康快乐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