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4-05-07

○ 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非常关键。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将德育工作融入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落实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的直接监护人,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发挥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开展德育工作是必须的途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而随着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学生自然能够明辨是非,不会盲目跟风不良社会思潮,进而健康发展[1]。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对德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德育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德育,除了思政教师之外,班主任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一大部分班主任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依然以班级纪律的维持、班级活动的开展、学习成绩的提高为重要内容,导致一些良好的德育时机丧失,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2.部分班主任的教育态度不端正。由于对德育的认识不足,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只是分析表面,对学生的认识起不到真正引领的作用。同时,仍有部分班主任更加注重对优等生的教育,将教育重心放在了优等生的身上,忽视了对学困生的教育。殊不知,很多时候,出现各种问题的正是被教师忽视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心理自卑,如果再缺乏教师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各种心理问题的积累,他们极有可能做出一些违纪的行为。可见,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3.部分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当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所采用的形式大多都是班会,对学生的教育形式一般采用苦口婆心劝解的方式。这种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很多时候,班主任三番五次强调,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这也是如今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初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措施

1.班主任要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责任,并将德育列入教学计划,细化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是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关乎德育工程建设的国家大事。班主任只有拥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将正确的做人、做事原则与态度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班主任还要拥有一颗关爱全体的心,不仅要关注优等生,还要关注中等生,尤其要偏爱学困生。

2.班主任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了解社会各种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而初中生又处于道德观念以及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面对纷繁的信息,学生由于无法分辨善恶,受其影响,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进行纠正。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尤其要关注学困生,这一类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不受教师的重视,而将注意力和关注度转移到对社会以及网络上流行的一些风气上,非常容易被影响。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尊重并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不仅要积极和优等生交流、沟通,更要和学困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进而爱屋及乌,认真听从教师的教诲,从而提升道德素养。

3.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渗透德育,让德育活动化。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在课间及休息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在班级开展活动时,班主任也要亲自参与其中,适时渗透德育内容,将德育活动化。此外,班主任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和标杆。当然,班主任应要求班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严格规范班干部的行为,对班级的其他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作用。通过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纠正,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比如,当班级进行大扫除、开展运动会等活动时,班主任要让班干部和班长起带头作用。不仅要积极参加活动,还要为其他同学服务。同时,要团结互助,发挥团队精神。这样,不仅能促使班级活动顺利开展,还能提升班级凝聚力,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增强团结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而这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内容之一,也是德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将德育渗透进班级活动,让德育活动化,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举措。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在进行德育工作时,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能够想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教导,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注重观察学生的生活,发现学生言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德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时机,并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教育。比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班级内打闹,不注意班级的卫生,导致班级秩序混乱、学习环境不整洁。此时,如果班主任重视这一问题,在开班会时对这一问题抽丝剥茧地分析,并融入现代或者古代与之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与之对比中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良,进而增强纪律意识、卫生意识,从而规范行为,提升道德素养。

5.对德育主题班会形式进行创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时,要注重引导形式的选择。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心灵震撼,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从而了解并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如,在开展“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我国抗战英雄人物的纪念片、国庆阅兵仪式、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发展的教育影片等,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强大,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由此产生爱国意识。再如,在疫情期间,那些冲到前沿阵地的抗疫英雄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让学生在感动的过程中增强奉献意识和国家意识。

6.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仅仅利用班会、队会的时间是不够的,还要合理运用第二课堂,将德育做实做透,真正发挥德育的成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班主任可以结合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国际环保日等节日,开展固定主题的德育活动。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内容可以是此情此景下的感触,也可以是自己平时与之相关的内容,还可以是自己以后的打算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此的活动,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7.结合点点滴滴,渗透德育。德育无小事,学生每天的言行都是进行德育的好素材。因此,班主任应注意观察学生的点点滴滴,把握德育的每一个时机,让德育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例如,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严重存在着依赖手机、网络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和性格特点,笔者不仅在课余和学生分享上网成瘾对一个人的危害,以及怎样合理地利用手机、网络,将之变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顺风耳”和“千里眼”,还在班队会、第二课堂或者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适时为学生灌输不要成为被手机、网络牵着鼻子走的那个人[4]。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认识到自己行为和思想上的错误,并积极改正,进而提升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行为规范、思想意识进行培养,通过心灵沟通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