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展“综合性学习”夯实学生写作能力

时间:2024-05-07

○ 武山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关于写作教学的描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只有让学生深刻体验生活,进行生活实践,积累生活素材,赋予习作真情实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观的养成,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写作打好语言基础

在影视文化和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的视觉感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他们的阅读量却越来越少,更谈不上主动去看名著和文学作品了。据笔者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可知,班里有80%的人最喜欢看电视娱乐节目及影视剧,100%的人不同程度地上过网、玩过游戏,只有极少数人表示自己最喜欢读书,尤其是名著、诗歌等。所以,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教师要利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这块阵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五年级下册的“遨游汉字王国”,笔者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前两周布置活动任务,先指导学生搜集常见的易错字、字谜及有趣的谐音字,再让他们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历史,搜集书法作品等。准备充分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们互通有无,各自把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并相互检查语言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恰当。最后的环节:在班上分享成果,评出优秀奖。

再如,五年级下册的“走近毛泽东”,也适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毛泽东诗词、名言警句等。教师要积极以校内外“综合性学习”为抓手,引导学生夯实字、词、句等的积累,把有限的课堂时空变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把抽象的字词让学生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表述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思考。

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认识中华文明的根本,体会字词的韵味。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字词的涵义,真切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主动积累语言材料,才能在作文中准确运用字词,为写作打好语言准备和运用基础。

二、让“综合性学习”为写作积累生活素材

“综合性学习”正是生活的缩影,最典型、最集中,也最有吸引力。现在的学生理解不透好多文学作品,主要是经历和体验不够,没有感同身受就没有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笔者在一些“综合性学习”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搜集素材、筛选素材的能力,同时,让这些材料成为他们的生活积淀,进而成为写作的素材。由于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实践活动的模块较少,因而,笔者只好利用主题班会,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拓宽“综合性学习”的渠道,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笔者会选“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个主题,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围绕主题选择演讲内容,“微笑着面对失败”。要想做好这次演讲,必须有鲜明的观点,而且演讲内容要有说服力,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须用充分有力的事实论据来支持论点。所以,笔者先让学生搜集多个“笑对失败”的实例,历史上的伟人,名家的事件,身边的平凡小事均可。然后,指导学生筛选、整理,确定最适合自己观点的素材。结果表明,学生们收获颇丰,在写起演讲稿或者关于失败的话题时就信心满满了。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角度的、独特的视角,对材料进行观察,教会他们结合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并学会“渲染”,从而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走出作文选材的困惑。如,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内容时,笔者就会有意设置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调研自己所在的村庄、小区、山川河流以及自己的家等等,让他们体验真实的自然现状,真切感受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然后详细记录他们在调查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之所以要侧重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体验生活,将其带入真实的生活和社会中去,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写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让“综合性学习”为写作奠定情感基础

赋予感情的习作才有灵魂。“习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只有深刻体验生活实践,真情实感赋予习作,作文才不会违背生活的真实,情感才会有所归依,所有的想象和加工渲染才不会脱离生活本质。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如何生活、如何作文、如何做人的能力。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发自肺腑,吐露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以情动人呢?莫过于先让他们有切身的感受,然后再写作。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这种情感体验的空间。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可将课程设置成“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巧妙地以爱家为基点,进行家国共建的情感培养。尤其利用此次疫情防控中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对强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孩子,作为学生,作为公民,我们该如何在此次战役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会以“我爱我家”“我爱我校”“我爱我国”等递进式设置“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去感悟亲情,找寻并感受国家的温暖和对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呵护。把自己对家和国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抒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们热爱家庭、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对家、国的责任感。具体做法:提前两周布置活动任务,由学生自行选做不少于两项内容:1.每天对父母说或写一句感谢的话语;2.从网络或新闻报道中找一些感人的爱国英雄和故事,并给英雄写一封信;3.选一个空闲时间,和家人一起翻阅老照片,聊聊里面的人或故事;4.利用两周时间读一遍《简明国史》,并谈谈自己的体会;5.了解从自己出生到现在,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应为父母做些什么,然后各列一张清单;6.认真看一次《闪闪的红星》《烈火中永生》《上甘岭》等爱国主义影视,体验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并写一篇观后感与大家交流;7.做一次疫情防控的小小志愿者,共抗大疫情等。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学生这次所写的作文就不再那么乏味、空洞了。

四、开展“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学习动机直接决定和影响学习的效果,动机水平越佳,学习活动的效果才会更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2]“综合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学生亲身感受最为直观的事物现象和活动过程,因为,“综合性学习”的指向目标是学生非常乐意完成的,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然后思考,再带着目标去进行写作活动,这样学生才明白作文其实一点都不难。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活动的主题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等,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写作方法,给作文拟题目,写提纲,搭建结构,填充素材。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以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多种简单的习作方法进行记事,或者以小组为单元开展主题“演讲”、辩论会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开展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在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包粽子、蒸月饼,学生非常爱参与这种实践活动,因为在帮助家人的过程中,他们能获得成就感。家长在带领孩子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给他们讲讲传统节日的故事渊源和节日习俗。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可以思考节日对中国人的意义、节日的传承文化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动机,还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节日习俗、民俗文化,都能让人增强智慧。

事实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远比教学生练习写作技巧更重要,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核心目的就是要让“综合性学习”成为诱发学生习作动机的重要活动载体。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种“综合性学习”方式,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作为提升小学生写作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完成的重要任务,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要倡导的教育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它成为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让它成为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真情的自由空间,让它成为学生丰富阅历、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