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时间:2024-05-07

○ 天水市秦州区川镇川中心小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知识教授是基础,实践运用能力培养是重点,学科素养渗透是提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用实事求是的学习理念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思想认知程度的局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所以,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一点一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思维。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核心素养概念和价值简述

素养是指在训练以及实践中获得的道德修养,是指将素质与教养整合起来,涉及到道德品格、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在知识经济中,人们的素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涉及到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核心素养是指能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社会需求的品格与能力,不仅关注个人素养、社会关爱以及爱国情怀,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核心素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本质上,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共同素养,是比较关键、重要的共同素养;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整体展现[1]。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可以促进数学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能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为教育改革提供准确的发展方向,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其次,体现在教学思想和目标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小到生活中的计算,大到对价格元素进行分析,数字信息和数理统计都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展现出学生的个性。最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数学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思想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的思想,是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数学是我们国家的一门基础类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的知识讲授中,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比较滞后,主要体现在教师只重视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没有注重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只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没有将学生作为课程中的主体,也没有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拓展性思维。同时,在“尊师重教”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没有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2.教学方法陈旧。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数学是一门基础类的课程,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再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2]。

3.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应该不断地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推动数学活动的实施。然而,从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低。虽然数学教师大部分都是从正规院校中毕业,学习过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少,仅仅在上课前将教案背熟,却没有充分考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合理性。教师在数学课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认知能力比较低,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对象,也没有合理地处理数学课本;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差,没有合理安排数学教学环节;教学调控能力差,没有安排好课程进度;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差,没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就无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数学思维。现如今,由教师直接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实用,因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在思维逻辑上也比较呆板,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了消除这一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就要转变课堂角色,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学生三角形面积、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们举一反三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会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计算依然是底乘以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发现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以后周长没有改变,面积变小了。这些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下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学习到的知识,不但增强了学生在数学上的推理能力,而且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2.优化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一直是时代发展中永不褪色的科学精神,在科研创作中,创新是灵感、是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创新是知识的迁移和升华。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创新能力一直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在基础知识结构上通过优化、重构实现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寻找知识的拓展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中,首先要夯实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必须是围绕封闭式图形缠绕一圈的长度,然后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此时,细心的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计算时直接得出C=2a+2b,有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将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看作一个整体,正好对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得出周长公式:C=(a+b)×2。同样在正方形周长计算中也可以将其作为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另外,教师也可以增加知识迁移探究环节,设置问题:用一根32厘米的细铁丝围成长(正)方形时,能够有几种围法?(边长为整数)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长(正)方形边的认知,又可以巩固周长计算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情感”也是核心素养一项重要的元素,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当下网络科技发展迅速,教师可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知识呈现方式,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增强数学情感。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几何图形制作软件实施动态教学,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以动态演示过程进行展现,保持一条边不变,拖动另一条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各个角的特点,明白概念含义。或者让学生亲自到多媒体前进行操作,感受不同角的变化过程。又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时,在多媒体上以图片的方式展示表示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等单位面积的实物大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生活中的区域面积进行估算。

4.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构建和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合作互动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当然,小组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到一起相互讨论,前提需要科学合理地分组,均衡学习力量,实现“优带困”式学习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考核成绩和学习习惯实施层次化分组,小组成员既有学习优秀的,也有学习中等的,还有学习能力较差的。这样在探究问题时能够实现不同层次的思维交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弱化学习差异,实现和谐课堂的构建[4]。

5.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要让教师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充分考量当前的数学教学方向、课程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状况,优化知识体系,丰富教学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推动数学课程的变革。在数学课程变革的进程中,学校领导要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数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首先,可以让教师走出校门,加强与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互动,向其他教师借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主体活动,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学校要从全方位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推动数学课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最后,数学教师还要及时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教育规律,熟悉数学课本,构建完整的课本结构,理解教学需求,突破重难点知识的讲授,不断提升备课设计素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推动数学课程的发展。

总之,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学讲究细致化、具体化,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紧贴教学理念,不但要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科学人文素养,增强态度严谨性和思维创新性,在落实义务教育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