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4-05-07

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

通常意义的核心素养,是指能够综合利用特定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探究行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品质。核心素养首先是根植在某一个学科之上的,但是其并不代表是某项具体存在的知识,也可以说它是围绕学科的“隐性”教育目标,这些目标自身的特性是与学科有着重要联系的。而美术的核心素养,其主要包含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从某一个要点出发,而是应综合这些要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知,将这些要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相比较绘画课程,欣赏课的内容并不多,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太重视针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其实美术的欣赏,并不是局限于教材中所呈现的艺术佳作,它也包括对美术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图像、视觉符号的解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师要重视美术欣赏课。有关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应与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相结合。在图像识读中,主要是围绕图像内涵的识别,再体会其造型、色彩、材料的各种特性。并且,需要学生明确其风格的差异性,去尝试理解其传达的精神信息。在审美判断中,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视觉感悟,去主动对作品进行评价,初步建立有关“美”的概念。在文化理解中,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去体会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并与作品建立文化情感。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1.通过多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单一,在很大层面上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无法发挥美术的素质教学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用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2.依托知识与技能,解决欣赏问题。教师首先要重视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针对某个作品,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进行分析,教师在一旁引导,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学生都懂得一定判断技能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拿出表现形式、作品内涵都差不多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作出判断。学生在评论上一个作品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当教师拿出第二幅作品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去主动地利用之前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来分析这幅作品。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不错的发展。

3.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做好向课外活动的延伸。美术素养虽然只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但是学习过程的地点、时间、空间没有限制,因此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的教学,还要做好学生课外美术活动的指导工作。

三、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1.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2.范图的欣赏。教材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些思想或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

3.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童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作品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

4.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四、形成评价与反思,完善欣赏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凸显出其“综合性”,教师应在平时欣赏课教学之余,也要重视欣赏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形成一种巩固与升华的作用。在完善欣赏课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突出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并针对不同课程内容以及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制定,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巩固与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