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呆板、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单一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率较低。为此,要根据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应用题。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是重中之重,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审题不过关,不知从何入手,最后对应用题产生恐惧感。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数学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找出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实际存在的数量关系从中提出来,列为计算等式,从而计算出结果答案。教师在教授应用题时,一定要重点教授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视,了解题目的真实意思,分析出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减少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把应用题的审题方法进行一定的归纳,主要分为四点:读、划、复述、表示。首先是读题,初步感受到题目的意思;其次是在题目上做标记,就是要在重点词句上面划上记号,在理清题目脉络的基础上复述题目的意思;最后将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用正确的形式表示出来。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基本的数量关系呢?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决定了加、减、乘、除法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里涉及到的内容就是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应用题中,有的题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弄清,有的题则数量关系复杂,这就需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进行综合分析,只有弄清数量,才能找到解题途径。有时候也可以画简单关系图,这样可以使思维更加准确、更加清晰。用纯文字形式进行解题,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从现实世界抽象数学关系的能力,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出现后,数学教材中所接触到的应用题更多的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利用图形结合讲解,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题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线段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手段。对于一些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解题时若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那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便跃然纸上,解题的方法与途径学生容易明白。所以,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是应用题的一项基本训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谁是谁的几倍”等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又如教师可设计应用题:有18个红气球,蓝气球的数量比红气球的2倍少3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4倍,求黄气球比蓝气球多多少个?在解题时,学生首先应知道蓝气球和黄气球的数量,根据已知条件,蓝气球的数量能够直接计算出来。但是对于二,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为了能正确读懂题目信息,教师可使用线段a表示红气球的数量,线段b表示蓝气球的数量,长度是a的2倍少3个,而“黄气球比红气球多4倍”,即在a的基础上多4倍,代表黄气球的线段c是a的5倍,那么c与b相比,则多出3个a,另外还多出3个,即黄气球比蓝气球多3倍红气球的数量,再加3个,正确答案为18×3+3=57(个)。
一题多解是学生思维反映能力强弱的体现,也是打破学生思维惯性的方法。教学中实施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可以克服学生思维的狭隘性,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策略。如,“农具厂原来制造1台农具用钢0.36吨,技术革新后,制造一台农具可节约用钢0.04吨,原来制造240台农具的钢材现在可多做多少台?”大部分同学列式为240×0.36÷(0.36-0.04)-240,而一些思维灵活的学生则列式为:240×0.04÷(0.36-0.04),对比两种方法第二种更灵活,简单,快捷,而学习应用题更需要这种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肯定他们的独特解法,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应用题,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多项训练,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