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武威第六中学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观察到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学生对这些异常现象总是充满好奇。这时,如果抓住机会,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布置课外实验探究任务,学生肯定乐于参与。例如,在做Al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常常会观察到Al片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时,溶液中都有灰黑色固体出现,直到反应停止灰黑色固体也不会消失。针对这一异常现象,我布置了一项探究灰黑色固体成分的课外实验探究任务。我让课代表组织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实验探究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查阅资料,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两天后,在实验室组织了一次由活动小组学生参与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讨论实验方案,学生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成分是Al片中含有的不与酸、碱反应的杂质碳;假设二:可能是从Al片上脱落下来的Al的细小颗粒。然后,根据假设设计如下方案:将Al片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后的浑浊液分离掉剩余的Al片后静置,倾倒去上层清液后,将剩余灰黑色残渣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盐酸,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时液体中都有细小的气泡冒出,最终两个试管中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假设二正确,灰黑色颗粒的成分是Al。类似的素材还有:铜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绿色的原因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又褪色的原因探究;金属钠燃烧实验中,熔化的钠球表面有黑色物质的原因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实验小组的学生有了探索的成就感,在后续的学习中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倍增,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也格外仔细。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合常规的探究方案,这时如果能顺势布置一个探究任务,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在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及原理的实验中,将锌片和铜片用中间串联电流计的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构成了原电池,负极:Zn-2e-=Zn2+,正极:Cu2++2e-=Cu,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片上有铜析出的现象与原电池原理相矛盾。学生讨论后认为是由锌片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所致,随即提出改进方案,将锌片和铜片用中间串联电流计的导线连接后,分别插入盛有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的烧杯中,结果看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讨论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对此,多数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是用盐桥连接两种溶液,但有个别学生提出用铜丝将两种溶液连接。对于后一种方案,我让学生课后去探究,课后通过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的确偏转了,说明也构成了原电池,但学生不明白原理。我让学生等待几天学习电解原理后再讨论。学生等到学完电解原理后,终于明白这个装置一部分是原电池,另一部分是电解池。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充满期待,参与度极高。
在习题课教学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对某些实验题目给出的实验方法提出质疑。在教学中若能因势利导,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练习中遇到如何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的问题,学生普遍的结论是分别取上述两种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苏打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的是小苏打溶液。但也有个别学生提出异议,认为小苏打溶液中,由于HCO3-离子的电离中也有CO32-离子存在,因此,加入CaCl2溶液时也会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针对这一观点,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做实验探究,根据对比实验中变量控制原则,先配制了2mol/L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在两种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CaCl2溶液,看到Na2CO3溶液中立即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NaHCO3溶液中先有轻微浑浊,随CaCl2溶液的不断滴入,浑浊现象愈加明显,仔细观察发现浑浊液中还有细小的气泡不断冒出。随后将2mol/L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同时稀释2倍、4倍和20倍后分别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第一组实验的现象基本一致,只是NaHCO3溶液的浓度越小,滴入CaCl2溶液时产生浑浊需要的时间越长,产生气泡现象越不明显。最终得出结论:用CaCl2溶液区分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时不能只凭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而加以区分,而是要通过对比产生白色沉淀的快慢和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区分。同时,通过对产生上述现象原因的讨论分析,也加深了学生对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HCO3-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解。
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更容易让大家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