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案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7

周树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案导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07—01

一、任务导学,预习先行

当前,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往往因为任务不清、方向不明而消极预习,使得预习流于形式。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坚固的指挥中心,即加强任务设计、分解和实施,让学生的预习有所依。学案是教师依据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创作、集体备课研究的成果,它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核心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独自一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可以向他人寻求援助,小组成员可在合作探究中进行优势互补,再通过整个小组共同思考、讨论、分析,最终达到解决数学疑难问题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笔者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笔者鼓励他们分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学生比较随意,没有约束,可以随时发表意见。基本上每节课,都可以看到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谈论自己的学习感受。比如,“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我觉得在……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在运用……这个知识解题时,……同学们都很容易出错,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个过程计算量有点大,用……更简便”等等。这种做法对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一基本的角色定义有着深远意义。但是学生在进行总结评价时,没有约束,可以随时发表意见,甚至打断别人的话,这就会打断其他学生的思维。而且每个人基本上是对一个方面进行评价,总结得不够全面。因此,在进行小组讨论后,学生应当系统地梳理、归纳知识。好的梳理、归纳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导图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进行总结归纳时,运用思维导图便可以用关键词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使得各个知识之间不再孤立,有利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对知识网络进行相应的建构,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总体把握知识。

四、布置有探索价值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希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课外作业。对于学生的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取布置分层作业的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根据教学实践,大多数教师的课外作业都是从参考书、网络等相关资料上找到的。笔者认为,其实没有必要这么煞费苦心地去找,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深度解读教材的各部分内容,尤其是经常不被重视的“读一读” 、“试一试” “想一想” 、“做一做”等栏目,从而实现教材内容深层次的价值。

例如,学习“角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旁白中的“想一想”让学生思考:条件和结论互换,你会得到什么?鼓励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做,不仅可以為后续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再比如,在母亲节快到来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活动,“请帮妈妈计算一下,自己穿多高的高跟鞋看上去既漂亮又舒适?”这一问题本身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愿意去想、去试、去探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知道满足什么条件才是最合适的,这就要回到教材中的阅读小材料,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黄金分割”。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先将学生请进课本,再走出课本。这样做,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编辑:谢颖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