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冯小娟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误区;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7—0131—0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童话也开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童话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它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童话教学方式,使童话教学走出误区,并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接下来笔者先是简要分析了童话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走出误区的途径,旨在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一、分析小学童话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比较偏向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到学生情感上的认知甚至是精神世界的教育。再加上学生年龄比较小,人生经历很少,因此教师在教学童话时学生感兴趣的都是故事中有趣的那部分,无法理解到故事背后蕴含的哲理。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强行给学生灌输道理,那么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第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呆板。童话故事实际上也属于记叙文,它具备了记叙文的六大要素,但是又与记叙文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童话故事写法夸张,内容富含情趣,且情节也相对曲折。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的童话教学中要结合童话特有的本质与特点,切不可运用记叙文的教学方式照搬讲述童话故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童话的特点作为切入点,采用不同于与普通记叙文的方法教学。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走出误区的途径
1.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定位童话教学。童话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童话的特点,并利用一定的意境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想象。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爱玩、喜欢游戏等特点定位童话教学,使童话教学充满乐趣。以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为例,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注重利用多媒体与游戏资源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仔细观察花生开花的过程图片,并结合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去引出小松鼠的心情,从而巧妙地引出小松鼠的疑问。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鲜艳、格外、自言自语等),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学生提出疑问:花生到底去了哪里?在此过程中,笔者结合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去想象,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2.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且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维。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结合实践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教学《乌鸦喝水》为例,笔者给学生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水杯、海绵等),之后让学生开展一次帮助乌鸦喝到水的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尝试运用各种物品看看能用哪几种方法帮助乌鸦喝水。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续写或者改写这个童话故事,达到增长学生智慧的目的。
三、研究童话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们“异想天开”,童话故事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利用童话的这一特征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童话可以分为三种,即超人体童话和拟人体童话以及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中,作者利用拟人化手法,将各种事物人格化。如,《猴子种果树》和《蘑菇该奖给谁》,还有《小动物过冬》等童话都属于此例;但超人體童话形象是由作家想象出来的,大多具有超自然的创造奇迹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童话,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较大的拓展,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将《哈利波特》中的一部分内容结合到教学中,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片段,大量超人体的童话形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播放结束之后,笔者又组织学生将《哈利波特》中的形象与教材中的童话形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相似之处和差别之处,于是又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最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为学生讲解一些超人体的童话,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编辑:张慧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