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生数学估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4-05-07

王玉萍

【关键词】 数学教学;估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31—01

估算主要指的就是不精确的计算,通过各种估算的方法得出大致的结果。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良好估算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没有领会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估算教学,导致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目前小学数学估算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估算意识比较淡薄。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并不喜欢估算,因为有了精确计算,学生就可以准确地指导最终的结果,使得估算变得多此一举。正因为没有体会到估算的优越性,他们的估算意识比较淡薄。

2.估算的方法不当。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具体的情境和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如某班9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的门票是7元,问带700元够不够买门票?假若将门票看作是10元,那么就会认为带700元不够。实际上,假若将96人看成是100人,那么带700元是够买门票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

3.学生审题不清。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了不少估算方面的训练,但是在实际的问题中,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审题。有的学生只有看到“估算”“大约”“估一估”等关键词才知道应该运用估算。至于为什么要用估算、估算的意义等,学生并不了解。

二、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就必须让学生适当地掌握一些关于估算的基本知识以及估算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估算都是运用四舍五入法来计算。比如421×557≈400×60=24000;31.7×10.1≈30×10=300。在教学“除法的估算”时,还应该省略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然后得出相应的近似值,最后再取被除数的近似数。假若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者等于除数的最高位数,就应该将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计算。假若最高位上的数字小于除数的最高位数字,就应该把被除数前面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最后进行计算。如,4794÷38≈5000÷40=125;5683÷59≈6000÷60=100。

2.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增强估算意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是不需要精确答案的,只需要计算出大概的数字。但是很多学生一看到估算就习惯性地进行精确计算,很少有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估算。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养成估算的意识,且不清楚估算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而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改变学生对估算态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外出吃饭需要带多少现金?准备举办一次班级烧烤活动需要花费多少钱?假若家长给100元,你可以去超市买到哪些东西等等。然后教师給学生展示出某超市一些商品的价格,学生很快就能估算出大约要花费多少钱。如此一来,学生认识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的估算意识也能不断增强。

3.发散学生思维,提高估算能力。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恰当的估算方法会导致学生进入一定的估算误区。比如,教师可能会认为估算只是简单的一种计算形式,或者认为估算只是为了追求计算的速度,因此忽略了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估算概念。由此可见,教师过于片面地教学并不能提升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估算的概念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估算方法的获取。比如,让学生将1.25升的果汁平均分到几个0.2升的杯子中,需要几个杯子?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区分题目的性质,假若前者要求过大的近似值,否则就装不完饮料,应该采用进一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识进行估算,最终找到准确的估算方法。

编辑:谢颖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