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4-05-07

兰小平

【关键词】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115—01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大内容,而核心素养属于隐性目标。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核心素养。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善于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当代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本领。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三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得来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要彻底地属于他自己所有。”这充分说明了自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将这一重要性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自学。其次,教师要遵循“精讲”“少讲”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地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最后,还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通过熟悉的生活或者规律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了自学能力。

如,教学“认识三角形”这一内容时,笔者以学生熟悉的建筑物(大桥、金字塔、小帆船、路标等)导入,让学生指出物体中出现的平面图形,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继续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三角形形状的物体?”促使学生展开思维,进而自主学习。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

可以说思维的媒介是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生命。若没有思维支撑,数学学科也就毫无价值可言。此外,也只有以思维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以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拼凑、剪切或者是借助辅助线转化三角形的内角,促使学生从实验思维转变为空间思维。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掌握不同的辅助线做法的不同转化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问题辅助教学,以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且确保问题情境的引导性、探究性与启发性。也可以说教师要以数学知识作为依托,在细节中凸显数学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三、渗透美学教育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比较关键的是要赐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知识的美,利用学生的主观情愫进行客观判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教学披上美丽的外衣,促进教学内容以美的方式展現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以教学“绝对值”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表示的是一个有理数,仔细观察并思考几何意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势,结合对称的知识思考。这时,有学生眼前一亮说:“可以将中间的有理数看作一面镜子,那么也就像一根棍子在镜子中的影像。”还有一个学生说:“如水中的倒影,镜花水月有一种对称之美。”可见,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编辑:谢颖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