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阶段诗文教学浅析

时间:2024-05-07

党润芳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文教学;重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10—01

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我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历史,具有极其深厚的内涵。教育是传承诗词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诗文教学也引起了相应的重视。

一、初中阶段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诗歌和文言名篇。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抒发情感,发表自己见解的重要方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漫长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必要的情感载体,一代代经典诗文的流传,记载了我国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体现着传统中国美学。通过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除此之外,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诗文,对于学生性格和观念的养成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学中引用的古诗文,大多為历朝历代名家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当中都蕴含着名人名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古代文人乐于在写作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胸襟抱负,因此通过学习诗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诗文当中透露出来的作者的高尚品质、人生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当前初中阶段诗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认识存在偏差。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将古诗文教学和其他课文的教学区别开来,在课前准备和授课中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并没有就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区分。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考察知识的识记,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是针对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解释和诗文句子的翻译进行的,因此对于学生理解诗文能力的提高并不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也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2.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当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主要依靠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很多中学课堂中,虽然已经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小组合作等方式,但是大部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进行深入探究。有部分教师在进行诗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赖教学参考书才能授课,导致教学风格非常呆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对诗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学生缺乏学习诗文的兴趣。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古诗文学习时没有发现古诗文的魅力所在,更感受不到学习古诗文的乐趣。由于教师授课方式的不恰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而很难对古诗文产生学习兴趣,更不会主动进行古诗文学习。

三、改变初中阶段诗文教学现状的策略

1.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改变初中诗文教学的现状,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模式,就要改变传统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讨论、探讨的机会。教师的角色还应转换为课堂中的引导者、辅助者,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等方式。情境教学法即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学习,以加强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直观感受,降低理解的难度,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初中语文诗文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通过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281)

编辑:马德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