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万海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3—0127—01
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下面,筆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易错的原因,谈谈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原因分析
1.教师对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看到学生的计算出错,往往是一句“你真粗心”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
2.感知粗略。由于学生感知事物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的,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之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会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计算,以致于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等现象。比如,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
3.计算习惯差。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总是不审题就直接动笔。加之一些学生过分依靠计算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恒心,一旦涉及的数字较大,计算时就产生毛躁心理,随之就在计算中出现大量的错误。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笔者认为,教师要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训练;或者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迅速、简便、正确的保证。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也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仔细审题、及时校对、认真计算、规范书写、自觉检验、反思纠正这七个良好习惯。同时,教学中,教师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的每一个运算环节。
3.加强口算和估算训练。口算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口算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以后能否顺利学习和掌握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和小数(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等一系列内容,所以抓好口算教学是学好计算的前提。首先要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要反复训练,达到脱口而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等,也要达到熟练。一些常用的计算,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做好估算训练。估算是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估算的正确率。
4.建立学生的信心。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理想一定能实现的内心意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耐心。计算时碰到大数字、多步骤的题目要冷静分析,逐步计算。课堂上,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课外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多表扬、鼓励学生,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而今,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支持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中,激发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兴趣,让孩子与家长在活动过程中互动起来,在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编辑:谢颖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