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道勇
【关键词】 历史教学;历史教材;语文;以文补史;以文证史;以文悟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39—01
中学历史教学和语文学科联系紧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跨学科教学的情况,将历史和语文两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能够在以历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补充语文学科知识,二是可以达到拓展课堂教学深度、广度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以文补史——在以政治史为主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史内容的补充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采用了以时间为主线的通史编写体例,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其中,又以政治史为主,并穿插经济和思想文化板块的内容,而语文知识就处在文化板块之中,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内容。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第8课“百家争鸣”中,就涉及大量的语文知识。在本课中,共提到6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包括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和韩非子,他们各自从属于不同的学派。本课在孔子身上花费笔墨最多,详细介绍了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主要思想,并对其作出了客观评价。此外,在“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两处小字部分还补充了《论语》一书的有关材料,包括《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句子。这些句子,除了具有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价值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一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则分别补充了司马迁著《史记》、造纸术、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及有关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的内容。又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中,涉及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作品。文学方面提及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鲁迅及其《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绘画方面提及了徐悲鸿及其《奔马图》《愚公移山》;音乐方面提及了聂耳及其《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及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既能了解到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也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欣赏相关作品,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类似的例子在中学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属于文化史的内容,以语文知识的形式出现在历史教材中,是对以政治史为主的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而将语文知识置于文化史板块之中,是一种最简单且最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文史结合模式。
二、以文证史——文化史与政治史相结合
语文知识还可以直接作为材料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以对政治史上的人物或事件的历史背景等进行补充,并对一些观点进行佐证,从而达到以文证史的效果。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第9课“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本课在第一板块中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背景进行了简短介绍,之后在第二板块中运用大量笔墨详细介绍了3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别是但丁及其《神曲》、达芬奇及其《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及其一系列戏剧作品。其中莎士比亚最为人们所熟知,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怎么都绕不开的一位西方作家。教材上不仅有他所处社会背景和主要作品的介绍,还补充了他的四大悲剧作品之一的《哈姆雷特》的故事简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莎士比亚,而借助他的作品也能够更好地来说明何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等。
三、以文悟史——通过教材中穿插的语文知识来感受历史
在上述两种途径中,语文知识多是以正文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的。除此以外,在教材的各个“角落”里,也散落着大量的文学常识、诗歌散文等,等待着教师去发现和利用。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材料研读部分,补充了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中的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史记》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悟历史,理解历史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又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小字部分,补充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其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场景,也彰显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的体验,达到以文悟史的效果。
编辑:孟 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