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梅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49—01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实现语文课程价值,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要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基本素养的提升。这样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知识,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深入挖掘教材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确保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材文本内的生字和生词,还要确保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更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在参与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容,从而对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进行更深入的体会。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课文内容画出整篇文章,通过画画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能够确保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构建自学机制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教学艺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对课文应用的修辞手法和文本写作意图进行独立思考,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实现其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在进行《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能够对教材文本进行自学。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相关问题:“阳光是怎么到棉鞋里的?”“有阳光的棉鞋到底是谁的棉鞋?”“小朋友为什么要将阳光弄进棉鞋里?”教师要确保问题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在提出相关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使其在教材内寻找问题答案。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改编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即兴演讲、思维对碰等各种形式,将学生带出课堂,组织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學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并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情境中充分感悟生命的价值,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并在无形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逐步内化成个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教养。由于学生的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认识发展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若是与这个规律出现违背,那么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对核心素养教育而言,教师要通过改变课程功能、重建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和落实课程实施。如,在进行《画家乡》一课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具体讲解教学内容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自己的家乡,然后,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对家乡具有更为真切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乡与文章中谁的家乡更相似,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为深切感受文章作者的情感。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合作学习期间,学生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与交流,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教学过程中除了是认知过程以外,还是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将调查报告撰写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践,主动发现社会现象与问题,在调查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实现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增长。
总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协调发展。
编辑:张慧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