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苗慧兰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7—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阅读教学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使學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响应时代号召,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目的片面。当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仍然是传统教学占主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难以开展,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阅读教学局限于知识的归纳与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阅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2. 教学步骤过于单一化。现在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学过于呆板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是以课文讲解为主,将课文进行分段讲解,将每一段知识点以及要求背诵的部分作为课堂重点,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和乏味,抹杀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教学模式呆板。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上课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述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善于指导预习,强化预习意识。有的学生手上的学习资料并不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自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只能到了课堂才能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是学后生成的必要前提。有目的的预习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课堂参与情绪。一般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都会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比如一些常规的预习内容:作者和时代背景、生字词、熟读课文等,这些内容的预习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能省去教师的喋喋不休,还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不过分地依赖教师,其实学生真正的预习便是生成。
2. 创设教学情境,深入理解课文。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如果课文中有的文字不容易被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十三岁的际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开学的教学情境。假设学生们顺利考进北大,然后让学生照着作者书写的誓言念,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犀利、机智、敏感、生机勃勃、专注、清新、纯洁、自由等特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阅读能力。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就更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摆脱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等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不断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变色龙》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变色龙这一动物,让学生了解这一动物的特性,并将其导入课文阅读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加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全面了解文章中的人物角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语文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使学生可以独自完成相应的语文阅读。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作保障,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库,培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做相应的笔记,笔记内容可以是文章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甚至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完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再去阅读一篇和朱自清先生有关的散文,并且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联系文章,分析朱自清先生写作的语言特点。但是任务完成时间的设置应该注意,不要强制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这样学生才会按时高质地完成,在自己慢慢的阅读中,发现文章的优美,逐渐形成阅读的习惯。
编辑:马德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