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求教育本真 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4-05-07

颜嘉逸

【关键词】 数学教学;以生为本;学法;推进;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93—01

一、以生为本

1.关注学生知识储备。“以生为本”的首要内容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实践证明,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才能设计好和上好一节数学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有哪些,二是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有什么。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分析本课的学生知识储备有以下几个方面:(1)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学生具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图形直观感受的生活经验;(3)会运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图形的面积,知道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就是看这个图形包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4)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学习,知道可以用割补法转化图形,并初次经历了“转化图形——寻找关系——总结公式”的探究过程。

2.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在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所设计和开展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前,笔者是这样做的:一是选用直角三角形作为探究三角形面积的切入点,通过典型例证的研究为后续探究搭建方法结构;二是采用方格纸出示直角三角形,为学生自主发现“拼组法”这一新的转化方法提供思维支点。这样做既遵循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关注学法

关注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课程改革以来,课堂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先教师追求“怎么教”变为了学生“怎么学”。然而,“怎么学”的核心是“如何学”。如此以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共分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部分。教师在执教这一单元内容时,要认真分析和通盘考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教师要体会到这一课的知识是一个载体,要挖掘这个载体承载的学习方法的目标,即要探究平面图形面积的研究方法。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除知识目标外,还要实现如下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作为典型例证,让学生经历并总结出探究面积这一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在本单元第一块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时就要搭建这样的方法结构。而第二块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一开始,应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之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思路进行探究。到第三块梯形面积的教学时,学生对这一探究思路已经很熟悉了,因而对转化图形的方法可以总结出更多。通过这样一个单元的整体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还熟练掌握了探究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三、系统推进

系统推进是指教师的教学要有大局观、系统观,不能就课论课,没有系统性。教师不能让学生进行点状学习,而应让学生进行条状、块状学习,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是成体系的。在教学中,除了挖掘知识层面的体系,还要挖掘学习方法层面的体系。

教材的编写本身就遵循着数学知识的体系和内在逻辑,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要对相关知识通盘考虑,系统推进,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连贯的、递进的、全面的、有联系的。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一个个点,忽视将知识穿起来的线,以及知识系统的网络。在教学中把心思和关注点局限在一节课的知识如何给学生讲好、处理好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考虑一节课的内容,而不去全盘考虑。这种做法达不到好的效果,教师要认识到并且及时改进。

四、经历再创造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对学生和数学家应该同样看待,让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利,那就是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数学,而且我们希望这是真正的再创造,而不是因袭和仿效。”由此可见“再创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为了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数学的预习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慎重组织。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后探究,学生就会看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独立面对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怎么才能找到”,学生得到的只是现成的前人经验。如果让学生如同最早探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一样面临相同的问题:不测量,怎么求出这个邻边不是垂直关系的图形的面积?当学生发现沿着中位线剪开后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或者是发现研究一个图形时可以借助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这样的发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和不一般的意义。只有经历这一过程,学生才能获得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知识,才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编辑:谢颖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