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联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4-05-07

孙志刚

为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兰州市城关区通过联校办学、集团化办学、联片办学三种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生态结构,提升教育发展内涵品质,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种办学模式中,深度融合的“联校办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所优质学校牵头,其他学校加挂总校分校区校牌。“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牵头学校校长任总校校长,设若干分管副校长和分校执行校长。内设机构总数内设立职能处室,干部总职数内聘任中层干部。章程规划统一编制,教职工统一调配,文化建设统一体系,招生编班统一组织,课程教学统一安排,教师考核学生评价统一开展,功能场馆共建共享,校区间全方位深度融合。

2013年2月,兰州十一中学甘培新校长兼任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校长,开始了“一体化办学”联校模式的探索。2013年8月,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更名为兰州市十一中学南校区,两校统一招收七年级新生,校本部和南校区“一校两区”,七、八年级校本部就读,九年级南校区就读,形成“一个校长、两套班子、两所学校、一体化办学”的联校办学模式,实行“大行政、大财务、大教研”管理,变“分散”为“大统一、小分散”的行政运行机制。2015年10月,兰州十一中学新区分校建成使用,校本部、南校区、新区分校一校三区的办学局面初步形成。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联校办学实践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一是大胆创新管理机制。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制定《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章程》《兰州十一中校长分管年级部督导责任制》《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学科组建设方案及考核細则》《兰州十一中一体化办学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细则》等10多部规章,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是取消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等传统的三处一室管理体系,总校设立综合协调处、课程建设处、学生发展处、教师发展处、后勤保障处、三个年级部和信息教育中心等五处三部一中心,解决职责不清,管理不畅的问题,保证“一体化办学”大行政管理体系的实施。再次是实行校长分管年级部督导责任制、执行校长责任制等制度,成立分学科大教研组、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工作督导中心、教育集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这些举措保证了各校区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计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质量评价、科研培训的“五个统一”,学生管理中招生、编班、考试、评价的“四个统一”,教师管理中调配使用、专业考核、评优选先、参加培训的“四个统一”。

二是迅速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兰州十一中学南校区成立后,学校招生规模由11个教学班增至16个,为更多学生在优质学校就读提供了机会。联校办学以来,连续获得“兰州市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位居市属中学前列,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没有出现有人担心的“削峰填谷”和“牛奶稀释”现象。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不仅办学硬件极大改善,教师成长也取得长足进步。新区分校建成招生后已发展到三个年级、14个班级、700余名学生的规模,成为兰州新区热门学校,荣获新区教育质量“特别贡献奖”、教育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办学成绩得到百姓认可。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一体化办学”联校模式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可资借鉴。一是统一的学校文化。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把 “融合达成”的学校文化“复制”到两个分校,将它作为“一体化办学”的共享理念,帮助教师深刻领会“立已达人”的内涵,互助合作,共同进步,主动践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二是深入的思考研究。问题即课题,通过对“一体化办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绕过了许多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外地学习取经突破了棘手的问题。三是大胆的制度创新。建立以学校精神为灵魂,制度创新为支架,规则程序为纽带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四是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活力。五是信息技术支持。信息化为“一体化办学”插上翅膀,促进了教师充分发展,学生融合创新,活动丰富多彩。六是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共识,统一行动,从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出发,巩固成果,开拓局面。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一体化办学”联校模式的实践是兰州市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目前在市级管理层面,共建有7个联校办学模式联合体,3个集团化办学模式联合体,7个联片办学模式联合体。全市共组建21个办学联合体,涉及60余所中小学。在创新办学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实行师资交流、统一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我们相信,只要一体化办学单位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他两种办学模式也一定会开花、结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