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4-05-07

魏义又 胡小琴

【关键词】 美术教学;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71—01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学习美术文化,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技术熟练的绘画工匠,而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结合理论文化创新探索,收获更多鲜活的美术知识。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状况就是大多数老师总是把学生当成统一的模式,统一教学,忽视或者不重视他们的个性创意,无论是教学还是给他们的作业都是循规蹈矩,统一模子。这不但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原则,而且也抹杀了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自己新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真正为美术教学开启良好的开端,使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应注意从以下几点设计教学:

1. 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重视丰富材料的认识,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2.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更加感性的创新意识和经验,来丰富学生对表象的总结能力;3.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尊重个体感知,发挥个性想象的空间,重视个性培养;4.要做到不刻意追求学生图画的完整与美观,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上;5.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二、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

与语数英相比,美术课程教学最需要、也更适合一个开放的环境。因为开放的环境不但能开拓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想象之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以,美术老师要彻底走出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从机械、呆板、千篇一律、单调重复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下,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意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在教学中用心给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创造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画总是用色、用线大胆且单纯,他们在绘画中不受对象约束和局限,呈现的总是主观性的东西和印象性的东西,所以比较随意、夸张。这恰恰彰显了学生无拘无束的个性和创新的天性,我们也总是会在这些创新中发现令人惊奇的教学效果和绘画作品。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人格,并以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时没有压力且能放开思维,大胆想象、创造,提高学习水平,实现教学要求。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拓展他们的体验空间

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只给他们教理论知识他们肯定会失去兴趣,但是如果在教中能结合教學内容引导学生对物象进行观察,拓展他们的体验,就会让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断升高,进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实践证明,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所以说,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学生走进美术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让学生在装饰、添画、涂色、想象等手段体验中,使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是学习美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有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所以,在涂色、添画以及观察创作中培养、刺激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慢慢形成学习美术的科学思想和模式,提高综合素质。

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能被那些固有的条条框框所限制,而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学习中大胆想象,走出美术教与学的窠臼,要给学生“胡思乱想”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勇于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这样才能不抹杀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从而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的目的。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