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07

苏小荣

【关键词】 小组合作;问题;主动性;目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80—0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是一种开展教学的有效方式,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本文结合实践分析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问题和策略。

一、目前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呈现表面化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通过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进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要求小组内的成员不但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还要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的目的便是合作,也是合作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目前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合作的意识,甚至根本不愿合作,这样便会出现各行其是,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的现象。因此,这样过于表面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徒有其表,未有其实。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在小组合作之中,必然会出现成员水平不均衡的现象,也必然会存在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便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有的学生便不会思考或者思考困难,别人说怎样便怎样,导致学困生在小学合作学习中的收益比老师讲解的收益还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老师没有认真了解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实际情况,单纯认为部分学生便是代表整个小学的水平;其二,老师没有恰当地对小组进行指导和督促,致使小组间的分工不合理、不明确。

3.小组合作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但是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参与意识薄弱,总是听别人说,看别人做。这样便会出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不积极,听、说、思考能力都无法提升,使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4.评价和奖励过于重小组、轻个体

评价和奖励过于重小组,轻个体,这样会将老师引入一个教学的误区,老师总是将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部分放于小组整体之上,使小组成员中的个体无法充分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小组教学效率的对策

1.老师要正确处理形式与目标的关系

无论实施怎样的教学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实现。老师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不单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小组的成员构建起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让学生对小组中的学习任务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不再呈现形式化。

2.老师要正确处理好小组成员的学习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感受成功的乐趣,如果老师处理不好小组成员的学习差异,不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会导致学生间的差异拉大。老师可以从四方面出发,第一,要和学生们多交流,做心灵上的朋友,进而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使不正确也没有关系;第二,可以在组内实施优先回答的策略,引导学困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思路,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之后详细分析一下过程;第四,老师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以便于更好帮助他们发展。这样可以逐渐使小组成员间的差异缩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

老师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中心,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合作学习更好发展。因此,问题不可过于简单,如果太简单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的益处,愿意进行合作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这样学生们便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要引导学生建立互信和互助的关系,同时要引导学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这样便可以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小组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还可以给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老师要善于探索小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到原因,及时进行改正,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多思考问题,创新出新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编辑:蔡扬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