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质疑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时间:2024-05-07

吴正文

【关键词】 质疑;习惯;气氛;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50—0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个学生倘若对问题没有怀疑、批判、分析和实证的精神,自然难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别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可见,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根据教材的特点,多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愿问敢问

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會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在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要使学生“有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都应肯定学生勇于动脑和思考,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开拓质疑途径,学生会问想问

1. 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些特点,应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相机对学生进行灌输、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2. 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契机,阐明质疑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类学术、文化进步的第一步。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以教师自身为榜样,促使学生始终带着疑问读书。

(2)要及时表扬第一个质疑问难的学生,肯定其质疑问难的精神,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质疑。也许第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没有什么意义,但对于其他学生来讲,它是崭新的、是新奇的,所以教师切不可忽视第一个学生的质疑。肯定第一个学生的质疑是激发其他学生积极质疑学习课文内容的开端。

三、教给质疑方法,学生问对问好

1. 在预习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之外,还应指出“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预习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 从课题进行质疑。题目好比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养花》一课时,通过对全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从关键词语入手质疑。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纹丝不动”这一重点词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逐步理解。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 从难句入手质疑。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将一篇文章的每个句子都讲一遍,只有突出重点,抓住难句,质疑问难,举一反三,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内容和结构上给予指导,学生才能建立句子概念,掌握运用各种句式的能力。

5. 在阅读理解中质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创设质疑的情境、教给质疑的方法、指点质疑的途径,根据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见解,让学生的创造力在质疑中得到发展。

编辑:马德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