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4-05-07

邓建英

【关键词】 德育;德育体系;队伍建设;环境育人;学科渗透;德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26—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

要遵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都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各级党委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采取措施。稳定德育骨干队伍,不断补充新生力量。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要创造条件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员和德育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研究改革开改前沿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建立表彰制度,增强德育队伍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并使他们的工作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要完善德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为他们解决好专业职务、待遇等方面的问题。要制订政策、保证德育工作骨干能够不断地得到进修提高。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加强宣传力度,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组织学校“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传统活动。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发挥主阵地作用,强化学科渗透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每一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根据学科特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科渗透,把德育工作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团队活动室、升国旗仪式等德育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实现三者有机结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为此,学校要成立专门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家长学校、家长理事会,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推进的作用,建立学校——家庭联系机制,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及时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共同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建立学校——社会联系机制,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学校德育服务。

总之,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对软件也要足够重视,既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也要加强学生自我道德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郭裕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