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惠霞+苏宏喜
〔关键词〕 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培训内容;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22—01
教师培训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性、基础性工程,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推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应该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以及中小学教师各个成长阶段的不同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培训内容应注重全面性和层次性
1. 以通识培训为主题。通识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所进行的研讨。其在培训中处于引领地位,是整个培训的主题。与学科培训相比,通识培训在起到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能使学员对课程改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它可以使学员对新课程理念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领悟,从领悟到付诸实践,从而达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
2. 以学科培训为重点。学科培训就是在学习和研究了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在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后,以此为依据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整个培训阶段的核心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这是学科培训的主要内容。因此,学科培训的重点应是教师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并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便于日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次,学科培训的基础是教材分析。新教材是在新课程的统一标准下所编写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教材就是一样的,可以是“一纲多本”,因而教材分析应建立在对课程标准解读的基础之上。
3. 以案例研究为手段。培训机构可以组织学员到本地区新课改实验区考察,之后再进行案例研讨分析,让学员经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新课程实验区的实验情况;或者是播放国家级实验区的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在听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示范课后,培训者和学员一起进行案例分析研讨,使学员把所学的理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种案例研究的手段可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学到通识培训中的理念和学科培训中的方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
二、培训内容应突出时代性、发展性、主体性、师范性和实效性
1. 体现时代性。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时代特点和他们未来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阶段性变化,改变教学方式,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转变。尤其要突出激发教师的自我潜能和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2. 体现发展性。在培训中要进一步把培训内容与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联系起来,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学员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根据学校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保持自己的发展性,与时俱进。
3. 体现主体性。在培训中,培训者应激发学员的主体性,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坚持主体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使中小学教师也参与到培训课程和内容的设置中,这样才能使培训内容符合学员的需要。第二,要适当增加一些选修内容,考虑不同学员群体的特征,照顾群体学员的个别差异性。第三,要增加培训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员不至于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4. 体现师范性。师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要增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内容,把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员,培养优秀教师,这是师范专业的特点。二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整合与拓展延伸,培养“一专多能” 型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以便日后能应付复杂的形势,这是师范专业的要求。
5. 体现实效性。实效性是教师培训的主要出发点,是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一方面,培训内容在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丰富性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培训内容要围绕促进学员发展和开发学员潜能展开,既要使学员在目前这个阶段有所收获,又要反映它持久性的效力。
(注:此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GS[2013]GHB0390)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