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满才
〔关键词〕 课堂教学;美育;愉悦美;
节奏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25—01
美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语文学科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较之其它学科有更多的美育因素。挖掘这些美的因素,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强化语文的美育功能,探索语文教改的新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呢?
一、巧用导语愉悦美
一堂课良好的开端不一定能保证一堂课最后的成功,但一堂成功的课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开头。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上课前,学生一般处于无意注意状态,要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为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此,就要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由导语来完成。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授课内容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不管导语是什么内容,都必须与所讲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并能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到一种愉悦美。如在教《愚公移山》时,笔者用录音磁带播放屠洪刚的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去欣赏、体会愚公那种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在荡气回肠的乐曲声中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更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让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给学生以愉悦美。
二、把握诵读节奏美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停顿、重音、速度、节拍等的把握,让学生体会到诵读中的节奏美,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诵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前人早有论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吟诵的语调有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的时候,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是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诵读,也可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感情而定。大体上说,情感低沉、缠绵的文章,宜采取集体诵读,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节奏的奔放美。这样,在抑扬顿挫之间、高低起伏之中,学生既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同时又享受到音韵和谐的节奏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领略想象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意境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激发想象,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任由思想奔驰,自己也好像身临在这个美境中。比如,笔者在教毛泽东的诗歌《沁园春·雪》时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开启电脑,播放《梦中人》的音乐,屏幕上打出白雪皑皑的北国之景,从上往下像雪花一样飘出了“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几个字。然后笔者声情并茂地讲述:“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部队走过万里长征,到达了陕北,一场大雪过后,诗人站在高山之颠极目远眺,被白雪覆盖的群山蜿蜒曲折,伸向远方,仿佛一条银蛇在舞动;披着白衣的高原,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驰,诗人激情澎湃。啊!祖国如此壮美的山河岂容日寇践踏,重整山河的重任就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了!”随后,笔者逐句讲解完诗歌,让学生想象诗人笔下所描绘的北国雪景是何等壮丽,体会诗人的情怀是何等豪迈,诗人的胸襟是何等博大,诗人的志向是何等高远,诗人的气势是何等磅礴……正是通过这样的想象,笔者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接触、思考、顿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也正是通过想象,笔者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