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 敏
〔关键词〕 家园共育;幼儿家长;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37—01
《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因此,有效地与幼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使家园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更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但目前,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沟通前的准备
沟通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与掌握家长心理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出适宜的发展方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1. 充分了解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充分了解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是教师关爱孩子的表现,也是施教的基础。不仅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都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孩子的性格也是多重的。孩子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故而,幼儿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出适宜的发展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2. 掌握幼儿家长心理。教师在与幼儿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父母的角色,掌握家长的心理,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每个家长都会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的情况,对孩子发生的任何一点小事都会特别在意,教师要真心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并把它看成是自己工作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二、诚恳、互信的谈话
教师作为施教的一方,很容易以教育专家的姿态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训家长,使谈话变成单方面的训话或是简单的告状。实际上,家长同样也是幼儿教育的施教者,只不过这种施教是无形的,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和家长实际上是教育伙伴,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孩子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努力。但是,家长和教师由于知识经验,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态度、方法的不同,因此对于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难免会出现分歧。所以,只有通过诚恳、互信的谈话,才能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彼此尊重、信任的关系,从而在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与家长沟通的两个原则
1. 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教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触情绪。
2. 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教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对不同的家长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家长和幼儿的情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还需要我们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1. 和不同教育观念的家长沟通,使用的沟通技巧不同。对于观念陈旧的家长,如果直接实施教育措施,他们会很难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再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和家长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教育观念的家长,我先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然后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予以指导。
2. 和不同性格的家长沟通,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家长的性格特征。如:对性格粗暴、冲动、自大的家长,要冷静、理性地对待,坚持晓之以理。实在不易沟通的,可采取信函、便条、家园联系册等书面沟通的形式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方法,从而让家长冷静思考,达到沟通目的。对于这一类型的家长,清楚、简明的表达很重要,若是对幼儿行为有担心,不仅要对家长说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还要表示出自己的担心。对于紧张型、自私型、溺爱型的家长可以让他们走进班级活动,利用各种活动给他们介绍沟通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指出孩子成长的规律和溺爱对孩子的危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