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线上与线下: 大学生学业成就与课堂人数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4-05-07

[摘 要]课堂人数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减少课堂人数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一种重要手段。本研究从线上课程成绩和学习的进度、线下课堂抢答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数据等两个层面来构建学生学业成就的分析维度,采用平均数独立样本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大学生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业成就与课堂人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下期末考试成绩和课堂抢答情况有显著影响;对学生的线上课程成绩和学习平均进度没有显著影响;课堂人数多的班级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学生。基于分析结果,要重视课堂人数对线下教学的影响,积极控制合并自然班产生的大课堂现象,采用恰当的方式开展线下小课堂、线上大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线上大课堂教学中,需及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在不可避免的线下大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学业成就;大学生;线上;线下;课堂人数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0-0014-06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人数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进而也会对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逐渐由关注教育的规模转向质量,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等国家都针对班额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班额调整来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改革意见和措施。例如,知名的美国田纳西州生师比成绩项目( Student-Teacher Achievement Ratio,简称STAR)、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班额减缩项目( Class Size Reduction,简称CSR)[1],英国班额与生师比项目 ( Class Size & Pupil Adult Ratio Project,简称 CSPAR)[2]等。中国也有一些学者探究了关于幼儿园(张敏,2019)、中小学(方征,2016;崔盛、吴秋翔,2019;姚昊、胡耀宗、马立超,2021)、高职(秦素粉、蒋涛,2016)、大学(金淑彬、刘文雅,2022)等不同层次学校的班额对学生的各方面影响。当前,为了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中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也在开展诸如“探究式-小班化”的小班教学实验。但是,课堂人数对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在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通过分析线上、线下学生学业成就与课堂人数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优化教学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从而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与中小学按照不同班级进行课堂教学不同,大学的课堂人数指的是单班或者合并两个及以上的班级进行课堂教学的学生数量。一般而言,根据专业招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特点,从20~30人到上百人不等。鉴于此种情况,同时也为了最大可能减少控制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将同一名教师讲授的2021-2022第一学期“教育概论”课程的同一层次六个自然班的254名大一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个大班和两个小班进行设计,其中两个大班(以下简称为“大1班、大2班”)分别由两个自然班组成,学生人数分别为84、85,共169名;两个小班分别由一个自然班组成(以下简称为“小1班、小2班”),学生人数分别为42、43,共85名。总的来看,两个大班的人数差不多是两个小班人数的2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文件。信息化逐渐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在线教学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新常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高等学校尤甚。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以智慧教学工具——智慧树线上教学为载体,收集线上教学过程中能反映学生学业成就的统计数据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数据等两个方面来构建学生学业成就的分析维度。总的来讲,线上学业成就主要包括线上慕课成绩和学习进度两个方面;线下学业成就主要包括期末考试成绩、课堂抢答情况两个方面。

(二)研究方法

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进行关于不同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线上课程成绩与学习进度、线下期末考试成绩与课堂抢答情况等四个方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平均数独立样本t检验。

三、 研究结果分析

(一)不同班级的学业成就差异分析

通过单样本k-s检验,两个大班和两个小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和线上慕课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故而本研究考虑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大班和两个小班、两个大班之间和两个小班之间的平均数的差异程度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和说明。

1.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考试成绩的差异分析

关于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见表1),得到t值是3.143,相对应的p值为0.002,明显小于0.05。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期末成绩的平均数差异显著。这说明课堂人数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关于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慕课考试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得到t值是-1.327,相对应的p为0.186,明显大于0.05。由此可以得出,兩个小班和大班的线上课程成绩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上课程成绩的影响较小。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情况,本研究将进一步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说明。

从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见表2),两个小班的平均值为84.67,两个大班的平均值为82.67,两个小班高于两个大班2分,可见小班明显优于大班;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标准差为4.15和5.82,两个小班低于两个大班1.67,相对大班来说,小班学生的总体成绩比较平稳。具体而言,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的最小值分别为72、64,差值为8,差距非常大,最大值分别为94、95,差值为1,差距比较小。由此可以得出,课堂人数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课堂人数越少,学生的整体成绩越稳定,得分最高学生的成绩越高;课堂人数越多,学生的整体成绩越不稳定,得分最低学生的成绩越低。

综上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两个小班的平均值和成绩的平稳性明显优于大班;而两个小班和两个大班慕课成绩的差异不显著。课堂人数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值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而对慕课成绩的影响较小。课堂人数越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值越低,且越容易产生成绩低的学生;而对慕课成绩的影响则很小。

2.小1班和小2班考试成绩的差异分析

对于小1班和小2班之间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见表3),得到t值是0.826,相对应的p为0.411,明显大于0.05,所以两个小班之间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课堂人数近乎相同的小1班和小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别。

关于小1班和小2班之间的线上课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得到t值是0.239,相对应的p为0.812,明显大于0.05,所以人数近乎相同的两个小课堂的线上课程成绩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

3.大1班和大2班考试成绩的差异分析

关于大1班和大2班之间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见表4),得到t值是-0.017,相对应的p为0.986,明显大于0.05,所以两个大课堂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差异也不顯著。

关于两个大课堂的线上成绩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得到t值是-1.072,相对应的p为0.285,明显大于0.05,所以两个大课堂人数之间的慕课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课堂人数近乎相同的大1班和大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无明显差异。

综合上述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课堂人数确实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课堂人数少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课堂人数多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而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上课程成绩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4.不同班级课堂抢答人数分析

对于课堂抢答情况,本研究仅就具有最大差异的班级——人数最少的小1班(42人)和人数最多的大2班(85人)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见图1)。总的来看,小1班的抢答次数为15次,是最多的,而大2班的抢答次数最少,为9次。可见,班级人数越多,学生抢答次数越少,班级人数与学生的抢答次数呈现出一定的逆向趋势。其中小1班抢答1次和2次的学生数量分别为10人和5人,也是最多的,大于2次的学生数量则为0。这说明,小1班并没有抢答特别积极的学生,但是却并没有影响整体学生的积极性。而大2班抢答1次和2次的学生数量分别为4人和2人,是最少的,大于2次的学生数量则为3。这说明,大2班的个别学生还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却没能较好地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小课堂更能调动整体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5.不同班级线上课程的学习平均进度统计情况分析

从上课时间上来看,小2班和大2班分别是周三的第1节和第2节;小1班和大1班分别是周五的第1节和第2节(因新生和节假日等原因,这些班级在第15、16周曾进行调课,因处于学期末,故而对统计数据几乎没有影响。)笼统地讲,小2班和大2班的上课时间早于小1班和大1班两天。

关于学习进度的统计,一般都是在周二晚上进行,周五上课时也采用同样的数据(此情况已向同学们说明)。从图2可以看出,几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基本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周二上课的两个班比周五上课的两个班在进度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同一天上课的小班与大班的学习进度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多次出现小班慢于大班的情况;没有一个班的学习进度一直处于第一;也没有一个班的学习进度一直处于最后。下面,将以时间相差最大的小2班和大1班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由于具有课堂人数少和上课时间考前两方面的优势,小2班应该在学习进度上快于大1班。然而,结果是小2班只有第4次学习进度最快;大1班则在第1、2、3次和最终学习进度都是处于第1位。综上可以得出: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上学习平均进度没有规律性的影响。

然而,通过分析每次线上课程最快与最慢班级学习平均进度的差值,大致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特征:除去前两次,差值基本呈现一个从大到小的趋势,最大即第二次的差距为6%,最小即第5次的差距仅为0.43%(见图3)。由此可以推断出,有的班级的学生存在学习拖沓的现象,随着线上课程学习截止时间的临近才开始加快学习的进度。

四、课堂人数影响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业成就的讨论与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结论:课堂人数对学生线下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学生的线上学业成就没有显著影响。下面,将从课堂人数之于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不足与优势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下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影响

在线下课堂中,课堂人数的大小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一,人数越多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越少,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是局外人的倾向加大[3],此种情况下必然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不愿意参与到抢答问题的环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课堂人数越多,座位编排的空间越大,班级纪律管控难度越大,教学环境和氛围越差,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第三,课堂人数越多,由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有限,部分学生将得不到足够的关注[4],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反过来讲,当学生的课堂表现不积极时,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教与学的恶性循环,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上学业成就没有显著影响

在线上课程学习中,无关乎学生的多少,每名学生享受到的是真正平等的资源,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课程模式,同样的课程要求。第一,每个教学视频都设计了回答问题的环节,即每个视频每隔5分钟左右就会弹出一个与前述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答对了之后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这就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第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之下更加注重过程性,平时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而线上课程的学习成绩占比为平时成绩的50%,这是促进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第二重保障;第三,每次线下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都会将几个班级的线上课程学习进度快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匿名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人数对线上和线下学业成就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凸显了其对线下学业成就的显著影响

课堂人数对学生的线上课程学习及进度都没有显著影响,大班和小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却存在差异,而期末考试成绩是学生线下课堂和线上课程学习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就进一步验证了正是线下课程的影响导致了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而线下课程尽量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课堂人数差异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进一步凸显出来。

五、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大规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优化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一)重视课堂人数对线下教学的影响,积极控制合并自然班产生的大课堂现象

缩小班级规模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高校和教师应该对由于合并自然班而产生的大课堂授课现象引起高度关注。要从行动上尽量控制合并两个自然班,坚决杜绝合并三个及以上自然班进行教学的大课堂,按照一般30~50人左右的自然班进行线下课堂教学。

另外,由于学生的线上慕课学习受到课堂人数的影响较小,故可以在控制线下班级人数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合并多个自然班进行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此种情况下,担任该门课程的老师们可以协商合作,采用线上课程轮流负责,线下课程“齐上阵”的方式开展实施。

(二)尝试开展大课堂线上课程教学,及时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课堂人数对线上课程的开展没有显著影响,而且能够在节省教学和教师资源的同时,基本保证教育教学的效果。故而,可以积极探索更加灵活、适当的大课堂线上教学模式。对于大课堂线上课程来讲,不同班级学习平均进度的对比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督促和激励作用,但是正是平均之下仍然会存在个别“落后腿”的学生。所以,教师要由关注学习平均进度转向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特别加强对他们的督促和指导。每次线下课堂,教师除了通报学生的平均学习进度外,还要根据班级的具體情况,对学习进度较慢的1~5名同学进行督促。但是,鉴于对学生自尊的保护,最好采用通报学习进度数据的形式对学生起到间接且更加有效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线上课程的学习中,也要安排学习委员尤其是小组长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加督促,产生“同学习,共进步”的积极效果。

(三)在不可避免的线下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由于受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大学课堂不得不合并自然班进行授课。这时,教师要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接受并对待这种情况,找到关键点,“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个人对于教育内容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内在需要等有选择地接受。”[5]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特别要突出优秀学生的示范激励作用,高度关注课堂表现较差学生的消极懈怠情况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肯定,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进步;其次,要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给予学习委员和小组长更多的权力,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以达到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从课堂到课下的全方位督促;采用小组评比的方式进行表扬和批评,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再如,担任该门课程的老师们可以采用接力的方式进行线下课堂教学,让每位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内容,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来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REICHARDT R. Reducing Class Size: Choices and Consequences[R]. Aurora: Mid - continent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2001: 1-3.

[2] GRAUE E,RAUSCHER E. Researcher perspectives on class size reduction[J].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2009,17( 1) : 1-26.

[3] 孙庆刚.论高校课堂人数与课堂效果的关系——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一个实证检验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158-160.

[4] 马佳宏,等,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危害、成因与对策——基于广西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8.

[5] 肖霞.道德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82.

(责任编辑:张宏玉)

Online and offline: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lass Size

——Taking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Course in 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Xueli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the analysis dimensions of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from two levels: online course grades and learning progress, offline classroom quizzing and final examination data, and used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f mea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and offlin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las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offline final exam scores and class quizzes, bu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online course grades and average learning progress, and that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class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las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class size on offline teaching, actively control the phenomenon of large classroom produced by combining natural classes, and adopt appropriate ways to carry out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offline small classroom and online large classroom; in the online large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a timely manner; and in the unavoidable large classroom teaching offline, the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as a leader.

Key words: Academic achievements;College students;  Online; Offline; Class size

*基金项目:山东女子学院202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CKSJ09);山东女子学院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

作者简介:李学丽(1983—),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教师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