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目标与路径

时间:2024-05-07

盘应福 黄利晓

[摘 要]中国乡土文化源于古代传统农耕文明,历经时代的变迁,各区域均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具有地域特色、族群特质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一个区域族群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对区域族群的乡土情怀上升为家国情怀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乡土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之一。而推动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就需要思政教师充分认识思政课的作用,把握好课程的目标和基本路径,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之中,以拓宽思政育人的维度。

[关键词]乡土文化;思政教育;融入;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0-0036-04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实现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并因地、因时制宜,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从多维度进行教学,才能实现两者的结合。思政教师可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从而促进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并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乡土文化作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思政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那么,思政教师如何有效推动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和实现思政育人路径呢?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具有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2]乡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地理、风土民情、古建遗存、传说故事、名人传记、族谱、村规民约、传统技艺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表现形式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种。[3]乡土文化与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存在密切联系,会受到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的熏陶,蕴藏着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从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4]因此,乡土文化可视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属于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寄托,应该世代传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他们生长地的乡土文化,可进一步提升其乡土情结,释放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大学生要从课堂之中理解乡土文化,就需加深对本土非物质民间文化和物质民间文化的理解。其中,非物质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特定风俗、习俗和思想方式可视作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它对人的生活模式和精神意识的塑造力是极其巨大和无可逃脱的。[5]因为风俗文化具有较深的人情意味和伦理观念,是一个区域族群的历史与人文的存续。正是这种文化模式蕴藏在族群的生活习惯、风俗生活之中,人们可从乡土风俗文化的视觉去审视社会文化。因此,将乡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将抽象化的民族文化上升到民族精神层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物质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地方古迹、族谱、传统技艺等。物质民间文化是具有具体化的物态特征,可通过观赏实物而产生的一种情怀。思政教师将物质民间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乡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育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由乡土情怀上升至国家情怀的主要路径。具体而言,其主要是在“乡土—国家—世界”的格局中生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家与国之情怀,从乡土认同中去寻求国家认同。[6]因此,将本土民间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乡土意识与国家情怀。

二、教学拓展与创新并重: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主要目标

(一)教学资源的拓展: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有一部分乡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被损毁或者日益离散和碎片化,但大部分乡土文化还是能较好地被保存下来。思政教师如何充分挖掘现存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政课之中,从而拓展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查询地方文献资料,如地方志、风物志、档案資料等,深入了解该地域内存在的优秀乡土文化。教师对区域的乡土文化进行整理、分析后,选取优秀的乡土文化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处理好乡土文化的适应环境问题。例如,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民族独特的风俗等,将其融入思政课堂之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属千百年来传承的乡土文化,它存在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其所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可谓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走访的方式,了解地方物质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民间文化所蕴藏的文化密码。例如,走访当地老人或地方乡贤,深入了解地方古迹、遗址等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等,要特别关注较为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乡土文化,将其融入思政课堂,从而更能激发大学生的乡土情怀。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

思政教师搜集好乡土文化资源后,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较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的活动。[7]教师要依据教学需要做好“教”“学”的互动,这也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具体而言,思政教师可参考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1.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客体。教师为能使思政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用传统教学手段,以讲述式或与之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讲授,可能难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以及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解决此教学难题,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去关注和了解乡土文化,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当讲述与乡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使得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乡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创建乡土文化专栏或利用“互联网+”创建乡土文化资源库,为学生获取更多乡土文化信息提供支撑。教师还可通过平时搜集或组织学生搜集优秀的乡土文化素材的方式,将相关资源传输至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阅览,拓宽乡土文化传输渠道。

2.主题讲演与讨论相结合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政教师可采取主题讲演与讨论的方式,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教师可预先设定乡土文化与思政课相关的主题,例如,可将本土的名人乡贤、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方风俗等作为素材,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讲演与讨论,让学生真正领会本土的优秀民间文化。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乡土题材的电影,组织学生对所观看电影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演与讨论;学生在讲演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学生讨论结束后,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从而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总之,教师通过主题讲演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变迁历程,使之更加深切地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历程。

3.注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思政课的“第一课堂”是思政教师向学生传授乡土文化的第一场域,教师通过讲授、课堂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获取乡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第一课堂”获取的是抽象的文化理论,缺乏乡土文化的真正体验和实践,对学生乡土情怀升华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为使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乡土文化知识能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开辟“第二课堂”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又如何合理地开辟“第二课堂”呢?教师可根据本土的实践条件做好“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完成“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师可以在校内成立乡土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在课外对本土的戏曲进行表演、对本土的特色乐器进行演奏等,借此传播乡土文化;此外,还可以在校内成立乡贤讲坛、举办学术研讨会议等,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对所获取的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知。通过开设校内“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教师除开设校内“第二课堂”外,还可以在校外开设“第二课堂”。开设校外“第二课堂”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乡土文化体验基地参与实践教学。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到本区域内的红色遗址、名胜古迹、地方博物馆、传统古村落等去参观或实地调查,学生在实地参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对乡土文化遗迹进行讲解或聘请当地的讲解员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较好地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去体验乡土文化遗迹,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的感悟与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乡土情怀育人: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质

思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先提升自身素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8]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重视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严谨治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更丰富的乡土知识,除了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外,还需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得。教师可选择时机对本土的乡土文化进行走访调研,积累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成为教学实践的先行者。因此,教师必须在努力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质,才能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视角对乡土文化的变迁、乡土文化的价值等展开分析,使学生能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其实,教师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和情感素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还可以通过课题调研、参加教学交流会议、集体备课等途径来增强自己对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本领和教研水平,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才能更好地践行乡土情感育人的教学理念。

(二)优化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环境,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除了与思政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情感素質相关外,还与受教育者所处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受教育者的教育环境除了学校外,还包括家庭、社会环境等。学生要从乡土情怀上升至“家国情怀”,要先形成乡土意识,再升华为乡土情感。而乡土意识的形成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和万事兴”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念,家庭的和谐对尚未成年的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老师,就要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授给他们。家庭或家族中的家训、族谱等也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教育及和、善、美的家庭理念。

学生的乡土文化认知从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开始发展,然后逐渐向学校、社会环境拓展。学生在幼儿园至大学期间均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他们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认识所处的生长环境,逐渐深化对本土风物、风俗和人物等乡土文化的认知,使他们在成长的环境中受到优秀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因此,家庭环境是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都能耳濡目染乡土家庭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德;校园环境建设是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关键环节之二。学校除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设计和塑造乡土文化的育人环境。学校可通过宣传的方式和举办活动等方式,因地制宜地优化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关键环节之三。因为大学生的心智较高中阶段来说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也有所提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了解乡土文化。而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还需社会提供有利的环境,例如,建立实践基地或乡土文化长廊等,同时,还应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乡土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多方联动,才能提升受教育者的乡土文化素养,为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条件。

四、结语

自古以来,乡土情结都是流淌在人们心中的一种眷恋,其起源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并带有浓厚的乡土文化印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校园环境是较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当学生进入大学后,其心智也更加成熟,是接受乡土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机。那么,高校思政教师就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佳路徑,充分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之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将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思政教师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路径施行,以此拓宽思政育人维度。其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丰富自身的乡土文化积累;其二,思政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思政教师需借鉴传统教学模式,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不断进行探索,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的互动,使之能达到预期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三,思政教师须修炼好“内功”,强化“外功”。练好“内功”,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质,使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强化“外功”,即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优化乡土文化传播的家庭环境;同时,还要注重优化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学生从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感悟乡土文化,形成多方联动的教育机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教育环境中乡土文化气息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推动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真正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杨晓艺,等.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4.

[4]王华斌.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因素及提升思路[J].理论探索,2013(2):12.

[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9.

[6]姜萌.乡土意识与国家情怀:清末乡土史志书写的特点及其问题[J].学术月刊,2014(5):98.

[7]郎益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110.

[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9:133.

(责任编辑:刘洁)

The Goal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Native Culture into Civics Class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 Yingfu1  Huang Lixiao2

(1.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Chinese vernacular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times, and throug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ll regions have formed different vernacular cultur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hnic group qualities. Vernacular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a regional ethnic group and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has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the regional ethnic group's local sentiment into national sentiment. In order to better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native culture, integrating the native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class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pass on the native cultu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vernacular culture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for political teacher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political class, grasp the objectives and basic paths of the course, and integrate vernacular culture into the system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broaden the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Vernacular culture; Civic education; Integration; Dimension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及治理研究”(21GZZD14)。

作者简介:盘应福(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史、环境史;黄利晓(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地方社会治理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