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07

[摘 要]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优劣势分析,本文以“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为例,从课前在线活动设计、课中活动设计以及课后综合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对比和问卷调查,发现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4-0090-05

一、研究背景

在教育正大步向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迈进的今天,毫无疑问的是,慕课(MOOCs)与翻转课堂处于这场教育大变革的核心位置。慕课在诞生之初,就被众多媒体与教育研究者认为是“教育史上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以来的最大革命”“将为教育界带来一阵巨大的数字海啸”;而翻转课堂由于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先学后教”,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也被认定为“将全面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撬动教育变革的支点”。[1]从2012年以来,有关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研究论文、教学试验、平台建设在我国迅速升温并逐渐成为一股教育新潮流。在慕课平台建设上,我国已经先后建设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慕课平台或课程联盟,包括中国大学MOOC、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清华在线学堂等。而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早在2011年,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就开始探索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随着全国C20慕课联盟(即中国20余所国内知名高中/初中/小学)的组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参与到这股教学改革浪潮当中。一个激进的例子则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在2015年宣布推进课堂全翻转。

尽管如此,关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与影响好坏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分歧。对于教学新技术持乐观态度的研究者认为,慕课是一种运用新的网络技术来支持大规模人群共同学习的教育形式,通过视频授课、阶段性练习、线上互动+线下研讨、测验考试等环节构成一个与传统教育方式区别甚远的教学过程。慕课以其开放性、共享性、在线性等特征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既打破了现有学校的“围墙”,也打破了现有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资源壁垒”,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3]因此,毫无疑问地,慕课能够改善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教育公平。然而,悲观主义者则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指出,从教学方法来看,慕课(主要是指XMOOCs)采用的实质上是过时的、落伍的行为主义教学法,将丰富的、个性化的师生互动简化为简单统一的“人机互动”,既缺失了真实的互动体验,也缺失了情感价值观教育,造成虚拟网络空间的陌生感,并不能够改善甚至是降低了教学质量。[4]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评价同样也存在分歧,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将家与学校在学生学习中的角色与功能进行了重新调整。通过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之外,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之内,可以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赋予了学习者更多的学习自由,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5]然而具体到教学效果方面,翻转课堂的作用并不明确。根据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与教育在线在2012年的一个测验,翻转课堂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将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55%的通过率提升至91%。田爱丽通过对国内20个地市100多家正在实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学校进行调查发现,45%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大提高作用。[6]但是另外一些实验结果却表明,在大多数的测试类别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模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雪莱·赖特据此指出,翻转课堂并不是现有教育的救星,因为“晚上观看授课视频、白天做课堂作业,这种形式只是传统课堂的重新安排”。[7]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针对目前的翻转课堂模式也提出了批评:“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8]很多翻转课堂,只不过是应试教育从课堂搬到家,剥夺了学生在课外自由分配时间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基于目前慕课的流行趋势以及翻转课堂的主流教学设计理念,可以说,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是天然存在的,既保留了双方的优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批评者所指出的缺点问题。慕课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一个知识获取的平台,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的工作量,也为所有学习者,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提供了平等的学习资源。同样地,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也避免了慕课无法实现学生真实“在场”进而异化为人机对话的缺陷,“教学交往是人与人的对话,任何教学工具的采用都不能让教师躲入工具的背后”。[1]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知识传授与线下课堂中的讨论、答疑与知识内化的结合,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真实的人与人面对面互动的发生。目前,国内有关慕课加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在具体的以一门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估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为例,设计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学生的成绩对比以及学生在参与度、兴趣感、动手能力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总结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几乎所有关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都指出,在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的翻转课堂中,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课前学习,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或阅读文献以及采用经过精心设计的针对性的课前作业或在线测验,使学习者在课前就能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2)注重高阶认知目标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的快速练习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问题反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强化,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如报告、分组、辩论、竞赛等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一个有弹性的个性化协作学习环境,使课堂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3)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小组互评、自我评价、报告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交流和评價,针对每一个学习者或学习小组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引导学习者构建一个在课内外的活动间建立清晰连接的学习社区。[9-10]基于此,在借鉴张金磊等提出的课前+课中两阶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一个以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的课前学习+课中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框架。

(一)课前学习设计

课前学习设计主要是师生首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慕课平台上选择合适的慕课课程。美国Flipped Learning Network网站指出:翻转课堂核心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让学生真正地投入翻转学习中,在选择慕课课程时也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偏好。以本研究中的“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为例,最终选择的慕课课程除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一门“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还包括由学生挑选的一门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的“SPSS应用”教学视频。

课前学习设计的核心部分在于两个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活动设计。教师的在线活动设计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教学的单元内容和知识类型进行前端分析,并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环境进行学习任务分配,包括观看慕课教学视频、划分学习小组、完成慕课在线测试以及小组在线学习讨论等。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响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较为集中且价值较大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课前以文字或视频方式进行在线解答。例如,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中,针对现有慕课视频缺乏对于调查问卷数据输入形式与技巧的详细操作视频,在这一单元学习之前,先由教师制作了一个调查问卷输入示范操作视频,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的实务操作技巧。学生在线活动则主要包括观看特定的慕课视频以及教师提供的其他学习资源的学习、建立学习讨论小组并完成在线作业与任务等常规翻转课堂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在社区内的学习交流水平是核心目标,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设计,其本质是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实践,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从而区别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依赖课前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接受性学习。[8]

(二)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设计是翻转课堂的核心部分,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课堂活动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在迅速了解学生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炼重点、难点问题并进行专题讲解,同时充分利用案例讨论、小组协作、情境互动、课堂对话等多种教学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中,课堂活动设计主要由快速测验、小组讨论、重点难点解答以及总结回顾四部分内容组成。

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首先进行一个10分钟左右的快速测验,测验内容分成普通与困难两个板块。即一部分内容主要测验学生对于一般性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测验题目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另一部分内容难度较大,主要考验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知识解决统计难题的能力,测验题目则是以分析题和计算题为主。其次,小组讨论在快速测验之后,同样也是10分钟左右,由学生学习小组对测验中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小组分析与讨论,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对快速测验结果进行扫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并梳理出重点、难点问题。第三个环节则是10-15分钟左右的重点难点解答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尽量避免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在列出重点难点之后,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并进行现场验证,将课堂营造成一个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显性角色只有在学生尝试过所有方案之后都无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时才进行显现。最后一步则是总结回顾,在这个过程中,以汇报、辩论、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展示完成探究式任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教师则以点评为主,促进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的系统性认知。总体而言,课堂活动设计是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内化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组织、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综合评价体系设计

学习不仅是关于事实与结果的间接获取,也是内在于主体实践中的直接体验,更应当是展现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活力、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多元的,它既包括过程性评价也包括终结性评价,既包括定量评价也包括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在线学习活动参与以及课堂参与情况两个部分:在线学习活动参与是指学生的在线慕课视频学习、学习社区讨论、在线作业与测试完成情况以及主动构建新知识情况的考查,主要是定量的评价;课堂参与主要包括课堂作业与测试、小组讨论参与、课堂展示与汇报以及构建主动学习氛围情况的考查,这主要是基于教师的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则包括慕课课程的结业证书以及本课程的线下考试环节。在构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它强调的是一种有意义的知识传递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理念,评价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情况,也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能力、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水平以及在一个团队中的分工協作能力。教师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应用和推动这种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改革内容上,重点关注其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学习效果分析

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由最终的学习成绩考核对比和学生学习参与问卷调查结果两部分组成。为充分了解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任课教师设计了一个非标准实验:对2018级的学生采用的是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对2019级的学生采用的则是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课程考试中采用了格式一致的考核试卷。从最终的考试结果来看,2019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6.6分,较2018级学生的平均分提升了5.3分,统计结果差异显著;而从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学习情况分布来看,2019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标准差为9.7,2018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标准差则为10.6。这个结果表明,2019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更为均匀,大部分的学生考试成绩都在平均分上下均衡波动,低于8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为36.4%;2018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波动幅度则比较大,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同时也有一大批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超过一半的学生考试成绩都没有达到80分,甚至还有6.5%的学生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

总体来看,利用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更为突出,同时,也更符合探究性学习的发展理念,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理解、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显示(见表1),传统课堂教学仍然处于“1-7-2”模式,即10%的学生非常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70%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而还有20%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成绩分布同样也是翻转的“2-7-1”模式,对于学习内容有较深领悟的学生比例提升到了20%,而不能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比例则下降到了10%。

为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了解学生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对于本教学模式的看法,在本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了在线问卷調查。问卷是由10个Likert五级量表题项组成,分值为1-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更认同此说法。为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教学模式的看法,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持赞同态度的。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课前观看慕课教学视频增加了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均分4.21);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理念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均分4.32),并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均分4.06);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生表示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业负担比较重(均分2.95),不仅要在课前做在线测验,在课程中也要做快速测验和分组讨论,这对于一些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超过一半的学生都认为通过本课程学到了想学的知识和技能(均分4.13);同时也较好地提升了他们与本班同学交流、互动与分工协作的能力(均分3.94),激发了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自主的思考(均分3.98),并且显著地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均分3.35)。最后,从学生对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忠诚度判断来看,大部分学生期待能够在更多的适合的课程中继续开展类型的教学改革试验。总体上,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通过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是具有一定帮助的。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中,慕课与翻转课程的结合应用是流行趋势所在。本研究以“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为例,通过建构包含课前慕课视频+课中翻转课堂+课后综合评价体系的教学设计模式,对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于此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学生的知识内容掌握程度上还是在个人拓展性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思考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从技术环境、教学理念、教学考核以及教育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适,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人,即师生的调适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性”理念,转换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传统“全知”角色,由以往的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和评学者。教师需努力成为自主型教师,充当资源,分享决策,与学校主管部门、慕课教师、学生积极协商,寻求慕课与传统课堂协同合作的机会,处理并承担因课堂革新带来的风险,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作为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他们在在线学习社区的互动中、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分工协作中、在同教师的交流反馈中逐渐成长的过程。除了学生自身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这种角色与能力转变之外,教师仍需积极探索如何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中给学生创建一个更为有效的多元互动和合作模式,重构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共同体,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9]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冯永华.“颠覆论”下的慕课反思——兼论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9):16-23.

[2]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6):66-72.

[3]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20):5-8.

[4]何克抗.关于MOOCs的“热追捧”与“冷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3):110-129,191.

[5]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5-16.

[6]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86-94.

[7]郭鹏飞.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理性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13-16.

[8]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9]章木林,孙小军.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8):81-87.

[10]冯菲,于青青.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6):44-51.

(责任编辑: 刘洁)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研究课题:“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以《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为例”(JXJG-17-1-45)。

   作者简介:齐小兵(1985—),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