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遭遇”价值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

时间:2024-05-07

袁秋月

[摘 要] “遭遇”作为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说教,形式单一,忽略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产生的震撼作用。从“遭遇”的教育价值出发,利用师生交流、名著阅读、教育口号、校园氛围等教育事件,可以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遭遇;创新;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54-02

一 “遭遇”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一)“遭遇”思想的形成

“遭遇”是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博尔诺夫继承了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化教育学关于人非连续性发展的思想,并在非连续性发展观的基础上创建了他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系统论述非连续性教育的基础上,博尔诺夫着手研究非连续性教育的范畴和形式,遭遇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维受到博尔诺夫的重视,他在专著《教育人类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遭遇思想,包括遭遇的内涵,遭遇的教育意义等。

(二) “遭遇”的含义及教育价值

博尔诺夫认为“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这主要涉及与他人的遭遇,他们命中注定要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与教育者的遭遇)。”纵观已有研究,学界对遭遇教育价值也做了较多的探索,指出了“遭遇”在学生生命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但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上探索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且多集中于中小学生教育,鲜有文献研究“遭遇”机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本文仅对两者的内在联系做初步探讨,以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有所启发。

二“遭遇”机制为思政教育提供新途径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博尔诺夫对“遭遇”的地位做了以下阐释:“如果要对精神世界产生真正的内在的理解,真正的遭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學必须拓宽文化知识,阐明理解范围。在这些基础上才会产生充分的遭遇。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产生真正的触及人心灵深处的、改变其全部生活的遭遇,那么所有的文化知识都不起作用,所以也就无关紧要了。”从博尔诺夫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遭遇”与常规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因为非连续性事件的教育意义本身也要以连续性教育为基础。强调“遭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不是要完全摒弃以往的教育形式,而是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建立起“遭遇”机制,让遭遇的发生成为可能。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成熟和政治立场的建立看成是连续的、理性生成过程,强调外部环境静态、线性的和确定性,忽视大学生成长和生命发展过程的非理性、动态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这些外部因素以突然的、令人震惊的形式出现往往可能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立场和态度,引发大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对人生的重新审视与抉择。因此,“遭遇”的机制无疑丰富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认识,为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与思路。

(二)现实依据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仍局限于思政课程、辅导员谈话、专题讲座等“说教”形式。以“遭遇”为切入点,可以发现师生交流、名著选读、教育口号、课程教学等都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遭遇事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辅导员、授课教师、课程教学、名著阅读等教育要素,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 “遭遇”机制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根据博尔诺夫的阐述,遭遇的来源可能是某个人、某部作品、某句话,也可能是其他教育事件,结合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改变师生交流方式、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巧用教育口号、营造良好思政教育氛围这四个方面来构建“遭遇”机制下的高校思政教育。

(一)“一个人”:教师“唤醒式”交流

博尔诺夫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所谓“本源性”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通常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责任之一就是唤醒受教育者处在沉睡状态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回到本源上去,使一个人可能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同时也理解自己的当下处境、历史及未来,使一个人对生命充满渴望。教师如果以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就会空前增加他的自我意识。教育就在于不断地通过对人的‘唤醒,使人不断开拓新的生活。”因此,无论是在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上,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授课教师和辅导员只有带着“唤醒”导向的意识去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才会有真正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对话。非连续性教育的“唤醒”、号召等形式,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平等式的“唤醒”将打破传统思政教育中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与引导。思政教育中的“唤醒式”交流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省意识,使其“直观”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唤醒学生的危机意识,让他们正视社会中的动荡与危机,从而直面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实现“唤醒式”交流需要教师以平等的、交心式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学生自身的想法,强制“洗脑”,如果教师能真正以唤醒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思政教育将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二)“一本书”:发挥经典著作的震撼力

从“遭遇”思想看,一部经典著作对人的震撼作用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洗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如今的高校思政教育忽略了名著的影响力,实际上,无论是马列主义作品集还是我国革命伟人著作,抑或文学巨作,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可替代的震撼作用。经典著作难以发挥其“遭遇”作用是因为当代大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亦不高,即使各专业都开展名著选读课程,但大多都是为了应付阅读任务,走马观花,最终流于形式。要激发名著阅读对人的震慑能力,必须提升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鼓励学生读原文,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少有学生能完整品读经典,自然也难有深刻感悟。只有原原本本研读经典,才能品味语言的魅力,逻辑的力量,从而挖掘到原著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导向;第二是教师需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需要教师带动,教师可以创新名著选读授课模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一旦学生在某部著作中感到“冲击”,便会主动探索更多经典;第三是基于实践感悟经典,经典名著之所以能让人感到震撼,是因为人们在其中找到了“自我”的某些影子。在阅读经典时,若能结合具体的实践,联系自我的困惑,反观自己的人生,必定会在某些片段感同身受,反思原有的思想观念。

(三)“一句话”:“催化”思想的转向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口号常常发挥着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等都是大众所熟知的話语。根据博氏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非连续性事件都伴有极大的强度。教育口号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强大的宣传号召功能,同样是促进大学生发生“遭遇”碰撞的非连续性教育事件。教育口号虽短小却精悍,短短“一句话”就有可能对大学生思想转向产生催化作用,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不应忽视教育口号的引导干预功能。

尽管教育口号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但任何一种话语方式都是一定思想的表征,都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载体。在各种新潮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极端的教育口号层出不穷,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为国学习,努力自爱”......种种话语使得大学生静默无声地服从“教育口号”的训导,但难以从心理层面达成真正的理解与共识,且很可能出现逆反、抵制等现象,这与“遭遇”思想的“号召、唤醒、警示”作用背道而驰。想要教育口号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首先,要端正教育口号背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教育口号的制定;其次,还要注意教育口号表达的方式,从规训的单一方式走向多元对话的方式,焕发教育口号的诗意魅力;此外,教育口号的制定还需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即“标语口号提出的要求应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总之,既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又要凸显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一种氛围”:营造“处处思政”的新环境

根据博尔诺夫的理论,遭遇作为教育过程中必然的东西,无法回避,只能正视。但“一种认真对待自己使命的教育必须能引导成长着的一代人与精神世界的人物进行这种决定的遭遇,所有的教学都要以此为方向。”可见,我们虽然不能预料某个特定的遭遇,但我们可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创设一种遭遇的“良好氛围”,以期使遭遇发生后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由此,学校的思政工作不在于道德说教,不在于向学生灌输一系列的律令和法则,而在于营造一个“处处思政”的环境,日常生活、日常行为思政化,使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正能量”。具体地讲,校园里的物质氛围、精神氛围、制度氛围、行为氛围,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隐形资源。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在尝试创设新的思政教育氛围,例如江西的某些高校建立了“党委书记面对面”“校长约吧”、学校领导“双体验日”等制度,成立了江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并搭建了赣教云服务平台和课堂资源的共享服务中心。正如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所说,通过这些新形式能让思政工作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 .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王义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