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95”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7

张燕红

[摘 要] 当前,部分“95”后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缺乏集体意识、过分依赖网络以及竞选目的不单纯的问题,高校在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方面也暴露出管理机制较为落后和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的缺陷。创新型学生干部的培养以及转变学生干部管理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95”后学生干部;高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6-0060-02

一 高校学生干部发展背景

学生干部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执行者、传达者,也是联系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承担着落实和完成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是学校里一股不可缺少的年轻力量。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能力。自1991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由于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高校产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和水平严重下滑等矛盾,学生工作也因此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校的骨干力量,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从容地管理班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一线学生工作而言尤为重要。

2013年以来,“95”后大学生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习主席评价这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他们充分信任并寄予厚望。因此如何正确认识“95”后大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加强“95”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即既能保持他们原有的性格特点,又能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避免劣势来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回报社会,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二 当前“95”后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集体意识,自我意识较强

“95”后一代出生在一个经济和科技均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和生活水平较高,生活富裕;多为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宠爱。他们从小较易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出现弃集体利益不顾的情况。常常表现出为了在团队中表现、突出自己,而想方设法与众不同,独辟蹊径的行为。在很多“95”后的世界观里,对集体这一概念较为模糊,对于自我这一观念较为强烈。长期在父母、老师的保护下成长使他们出现内心敏感脆弱,抗压能力较差,一遇到挫折就会崩溃、绝望,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二)好胜心强,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95”后学生干部在高中时代经常受长辈、老师的熏陶,对大学生活过分憧憬[1]。因此刚入学时便怀揣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去竞选班委、学生会以及社团成员,并在同学、部长面前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能做好各项工作。但是开展学生工作前期往往是比较枯燥、烦琐,需要高度的耐心、细心以及责任感的,当学生工作过分占据个人时间,在短时期内看不到成效和回报,而很多学生干部又有一簇而就的想法时,他们便选择了放弃。

(三)过分依赖网络,自我创新能力较弱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干部成为低头族、上网族。面对老师布置的方案策划,往往会选择上网抄袭,大量的文字拷贝使得很多院校的活动如出一辙,让学生工作无法得到创新和提高。很多高校经常出现学生干部由于沉迷网络游戏而耽误开展学生工作以及产生校园贷等危害自身身心健康的现象。此外,虽然通过网络信息传递会较为快捷,但也会出现部分信息通过传递后接收不完全或由于没有双方没有及时沟通而产生理解偏差的现象。

(四)存在一定的利己意识

部分学生在竞选班级或者团学干部时存在利己意识,即动机并不单纯[2]。他们在入学前即被灌输学生干部入党优先、评奖评优优先的思想,这与学生干部所提倡的自我奉獻的价值观相违背。此外有些学生干部利用自身的身份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向学弟学妹兜售商品,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进班向上早晚自习的学生推销或者推荐兼职等,从中谋取福利。这种行为破坏了学生干部在普通学生中的美好形象,造成一种学生干部集体腐败的现象。

(五)维权意识较强,责任感较弱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在很多方面受到学生干部的质疑,这种质疑在很多情况下是对学生工作者即辅导员老师在评奖评优等涉及自身利益等相关工作的不满,他们没有作为学生干部的一种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而更多地为自身利益考虑。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的言语更加具有煽动性,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了阻碍。

三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较为陈旧与落后

很多高校以严格的学生管理与注重教学质量为宣传点进行招生,这一宣传点势必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冲突。因此会出现部分高校弱化对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现象,学生干部开展活动的经费以及奖励也会相应受阻,这一现象会大大浇灭他们管理班级、开展团学活动的热情。其次,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干部技能培训方面投入较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科研方面,使学生干部自身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

部分高校教师虽然非常有经验,但由于在自身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创新,积极性不高。抱有只要完成学校交代任务即可的心理,没有推陈出新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也由于他们自认为自身经验较为丰富而不愿倾听学生意见,故步自封,导致学生工作停滞不前、学生活动不够丰富。

四 培养“95”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方法

(一)创新型学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1 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由原先单纯班级竞选或者辅导员老师直接任命转变为班级、老师共同决定: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拔,并且有一定的考核期限和相应的考核要求。以某高校某一班级为例,学生干部选拔由辅导员老师和班级共同把关,并设立一个月的适用期。在这段试用期内,学生干部被安排到适合他的岗位上。如果在此期间,他在学业成绩,宿舍卫生,校纪校规方面做不到以身作则,那么自动被解除职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干部的竞争意识,并学会珍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2 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

上文提到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易体现在学生干部的工作过程中,因此辅导员老师或班主任应该重视对他们耐心、独立性、集体意识、廉洁精神的培养。如定期组织并开展一些团体性的训练活动:让学生相互配合完成一些较有难度的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做铺垫;每季度举行干部培训讲座。可邀请一些高校老师为学生干部讲课,让他们明白学生干部的真正内涵以及需要付出和收获到的东西;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学生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学生干部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自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基本素质、如何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以及和老师的关系;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如何兼顾工作与学业,以及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和适当的自我牺牲精神。

3 学生干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干部多多关心时事政治以及阅览各类报刊书籍、收看各类电影电视,从中获得一个创新的理论框架。聘请校外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干部授课讲学,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从而汲取优秀的经验,慢慢产生一种创新的概念与思维[3]。最后通过班级管理来真正付诸实践。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创业,一方面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模式

1 改变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除了重视学生日常学习和科研以外,也要注重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发挥针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与创新。对于一些学生举办的富有意义的活动应该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4]。努力打造属于自己学校和自己专业的特色和品牌活动。这样一方面真正培养、鼓励、锻炼了学生干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把学校宣传出去,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毕业以后也会因此更加热爱自己的母校。

2 克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源于两个因素:第一,工作超负荷,压力较大 ;第二,工作年限较长,情绪情感衰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分别从学校以及自身角度来解决。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展示自身的人文关怀[5]。也要针对教师的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职位,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在高校内重拾归属感和成就感。个人方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适当提升自己的学历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始终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扩大自身的交友圈和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较少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地看待挫折,坦然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能乐观自信的解决各类学生事务,与学生干部一同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静, 赵瑞杰. 高校“95后”学生干部的时代特点及培养途径探析[J]. 新西部旬刊, 2017(5):116-116.

[2]沈愛军. 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J]. 江苏高教, 2013(1):136-137.

[3]饶冬.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2):174-176.

[4]庞馥珊. 论如何提高“95后”学生干部工作效率和积极性[J]. 时代金融, 2016(12).

[5]傅端香.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2015(3):119-1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