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07

亢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特殊的办学体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投入和重视较低,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建设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教师任务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其中教学活动是首要职责。但近年来,全国各类高校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评价指标,忽视了其作为教师最基础的教学专业技能。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1]中提到,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此政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即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教师发展中心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

随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份额越来越重,其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逐渐改善,但是,与公办高校相比,仍存在师资短缺、教师专业发展单一、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比例较低。其中,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和高校发展目标的共同导向所在。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滞后于公办高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聘任制人事制度,很难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教师工作负担相对较重,大多数学校更注重挖掘教师潜能,而弱化教师在职培养、培训;教师队伍年轻化、职称结构畸形化严重,而从公办高校聘请的老专家也难以承担“传、帮、带”的重任等等。[2]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教师发展中心的必要性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决定了相比较公办高校而言,其更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教师发展中心,从学校领导层面,战略统筹全校教师教学发展、教师培训和教学改革。据Ernest Boyer[3]的研究认为,大学学术分为教学的学术、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整合的学术。由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入职后鲜少接受系统、专业的在职培训,虽然他们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是却缺乏教学的学术能力。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从教学、研究、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构筑教师发展架构势在必行。

二 国内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现状

(一) 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

根据莱维斯记载,哈佛大学于1810年开始实施的学术休假制度有可能是最早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Faulty development center)最早建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时以教师发展为目标。

以剑桥、牛津为代表的英国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又称“小牛津”,其通过提供高水平的校内外课程、指导和咨询服务,开设新教师课程、学术经验项目、个人和专业持续发展、可选择的工作坊和教学奖励五方面内容,从而建立职责明确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08年8月,相对于大陆高校而言,成立时间虽较晚,但其在实施效果方面更加完善与成熟。此教学中心挂靠于教务处,机构上分教师发展与助教培训组、学习促进与研究规划组,分别致力于规划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和策划学生学习效能提升活动。

(二) 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

为了直观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基本情况,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如表1)。

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

(一)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需求特点

1 物质性需求是教师的基本需求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年龄大多集中在25~35岁之间,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描述,这类教师群体的需求主要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最基础的衣、食、住、行需求决定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公办高校不同的薪酬分配体系,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物质性需求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首要需求。

2 心理归属需求是教师的关键需求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模式相对严格,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由此引发教师对学校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如果情感归属得不到满足,学校就会处于高度人才流动中,进而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发展。

3 尊重需求是教师最普遍的需求

高校教师普遍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会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定位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以青年教师队伍为对象,开发集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业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培训、培养、交流、评估、咨询、关爱等核心服务,致力于培养教师卓越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架构

目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有实体机构和非实体机构之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应建设实体机构,并独立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外,即独立建制。在综合了解了国内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架构后,建构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模型。

一级机构: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

二级机构: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中心主任

三级机构:工作委员会下设三类业务

管理业务:教师基础信息统计、教师考核、教师实践

培养业务:教师培训、教师培养

关爱业务:教学咨询、教师关爱

(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重点工作

国内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多定位于教学辅助机构,着重体现中心的服务功能,弱化行政职能。但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纯的服务职能会造成中心形同虚设,业务落实不到位。因此,综合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本着“服务教学、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规范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1 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服务保障制度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国家制度为保障,继承、借鉴、创新公办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的发展经验,设置独立于学校其他部门的教师发展中心,赋予一定的管理权力,以服务教师为主要职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围绕中心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教师发展保障制度。

2 从教师岗位出发,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途径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以单个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源头上,严把“入口关”,严格把控应聘试讲环节,开设新教师研习营,促进新教师角色转换,快速适应教学工作环境。其次,在过程中,定期举行教学培训、“教学沙龙”和“教学观摩”等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最后,从结果上,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3 通过开设种类多样的培训课程,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全面提高专业职业能力的培训课程,寻求多种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从而使教师获得最优质的专业发展。

4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发挥教师能动作用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特性的前提下,要不断创新培养内容与方式,因材施教。首先,在传统的研讨、实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职能,加强资深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影响。其次,结合教师专业特性,鼓励他们到企业中实践锻炼,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总之,以“发展教师、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弘扬先进教学理念和育人文化为核心,在借鉴公办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地、具有本校特色地、务实高效地专业化、有序化和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

参考文献

[1]刘美云.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公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6.

[2]李新. 试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以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J]. 创新教育,2013(20):141.

[3]宋文红,邹卫宁. 英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81-8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