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时间:2024-05-07

任秀华 陆桂芝 王晓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大学生面临着出校门知识就已老化的危机,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再只满足于在学校学知识。为了适应学习型时代的需要,大学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只停留在给学生传递知识和培养生存技能上,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来可以成为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劳动者和创造者。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正式提出了 “终身教育”的概念。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引起了许多教育和心理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最早提出自主学习概念的是教育研究者Henri Holec,他在自己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并进一步阐述这些能力包括“决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术、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习得的结果等内容”。西方国家学者将其定义为“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激发”。 国内学者将其译为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其核心为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

一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1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状况

信息技术的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教师和课堂,他们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大的学习主动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文研究者通过对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四所大学的392名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发现,认为自己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只有48人,占总人数的12%;认为自己的自主学能力一般的有290人,占总人数的74%;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14%。也就是说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能力不高。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建构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有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2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变化趋势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比较,数据表明,从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较明显的差异。大一的学生由于刚刚脱离高考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导致一部分同学显现出散漫的学习状态,只有7%的大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体验,开始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状况有明显的提高,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大四的学生由于逐渐感受到就业的压力,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50%的大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研究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有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的趋势。

二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研究者通过对大学生一对一的访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类总结,主要影响因素共有8种,分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两部分。

(一)内在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

1 学业情绪

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情绪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了情绪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调查中,这一因素占总数的17%,学生认为如开心、轻松、愉快等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而沮丧、生气、郁闷等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的主动性。

2 惰性

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因素占总数的15%,被调查大学生反映,由于初高中升学压力过大,并且有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理,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后,想要好好放松休息,自定步调学习的情境下就会拖延推诿。

3 兴趣

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一因素占总数的14%,有一部分大学生反映,当初报考大学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积极投入。

4 自我效能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它的强弱直接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这一因素占总数的13%,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敢于挑战难度较大的任务,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反之,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大学生容易逃避困难,阻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外在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

1 学习环境

这一因素占总数的 19%。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很容易被周围人的行为和环境所影响,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带动自主学习行为的出现,杂乱的环境则会干扰自主学习行为的实施。

2 教师因素

这一因素占总数的10%,主要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鼓励以及信任。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自己学习方式的“影子”。[12]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人格魅力会极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兴趣,而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鼓励,则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3 课程状况

这一因素占总数的6%,主要包括课程的数量、难度和重要性。

过多过难的课程会使大学生失去挑战的信心,具有重要性的课程会促进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

4 压力

这一因素占总数的6%,主要包括就业压力、考试压力和家庭压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对自主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学生由于压力大而主动学习,而有的学生由于压力大而放弃学习。

三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因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高校教育通过对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建构信息技术做支撑的自主学习平台

信息时代下,教师要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平台。如MOOC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把课上课下连为一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获得更为优良的教育资源,同时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加直接有效,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之后,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仍然沿续以往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罐子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

(三)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提高自我效能感

奥苏贝尔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直接影响对任务难度的选择和积极努力的程度,高自我效能感个体更容易选择挑战性任务,也更愿意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达到目标。而高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个体成功的直接经验,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设计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会对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快慰和满意等积极情绪。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疲倦厌烦的情绪,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目标教学可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设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欢学习、独立学习、坚持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m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44-45.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2-105.

[3]任春华、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95-97.

[4]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6.

[5]Schunk D.H.&ZimmermanB.J.Self-regulationofleamingandPerformanee[M].Lawrenee ErlbaumAssoeiates,Publishers,

1994:98-102.

[6]李红美.论自主学习的内部机制模式及其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5(l):55-59.

[7]朱先明.学习者自主概念的涵义及实现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5(7):100-105.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57-261.

[9]周国韬. 自我调节学习论——班杜拉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 外国教育研究, 1995(3): 1-3.

[10]赵秋利.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22-32.

[11]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56-69.

[12]刘冬岩.大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7):148-1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