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7

覃启伦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创新教育的引入便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教育在教育各阶段以及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笔者结合自身学识以及工作实践经验,将主要围绕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 对创新教育的解读与思考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指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得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应用自己的智慧。创新教育在给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挖掘他们的潜力。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收获。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发现创新契机,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一种敢于追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于发现的眼光、敏感的洞察能力、大胆地想象并求证、新颖的认知结构以及源源不断的灵感。

3 创新人格的培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曾经说过,创新人才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特立独行,不为与众不同而感到羞涩;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对任何新鲜事物都表现出好奇心;涉猎范围广泛;工作具有较强的条理性,纪律严格,结果准确无误;对益智游戏充满兴趣,想象力不受拘束,抽象思维能力很强;风趣幽默,文艺气息浓厚;具有较好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可以持续关注某件事情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受外界干扰。创新活动与创新人格是密不可分的。

4 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术创新、理论创新、行为创新等都属于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个体将思维转化成现实并产生价值的一种活动,其中包括行为主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以及对于创造成果的展示能力(例如艺术形式或论述形式)、物化能力(如何将科学理论转化为产品模型)。就像“每个人都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任何技能的获取都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训练的,创新技能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是现代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高校数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

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构成因素是提出教育创新理念的根本依据。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创新素质,并通过这些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是我国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此前提下,国内高校数学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践行创新教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以期能够在未来的数学领域中斩获新发现或新结果。学生要在掌握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在实际教学允许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 高校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应试教育的涉及范围很广,国内各高校也未能幸免,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老师在不停地“灌输”知识,学生也将应试能力看为重中之重。在国内考试环境的影响下,此种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获取短暂的成功,然而,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在此过程中慢慢消逝了,他们大多数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学生只顾单方面地追求一个结果,对于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缺乏了解,也缺少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还不甚令人满意。

正因为如此,高校教师才更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推进创新理念和创新教育的发展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断强化高校教学的教学效果对于创新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高校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在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的创新教育和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总结了一些国内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对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1 引导学生想象,诱发灵感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要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可以包罗整个的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在数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他们充分的想象力,打破思维的固有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发现创造机会。此外,教师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学教材,为学生创造并提供发挥想象力的学习平台。

2 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创新学生人格

有人曾经说过,具备高智商才能具有高能力。高智商对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获得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它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唯一前提。创新活动不是各类智力比赛,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热情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储备、良好品行以及学生的虚心求教、主动思考都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时,既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技高一筹的新世纪人才。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大胆尝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学习空间和实际操作机会,特别是在解决某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时,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方式方法。只有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面对新问题寻找新方法,他们的创新欲望及创新思维才能被激发,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就自然而然增加了。在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创新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确保他们的假设和推理都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避免偏离正常的科学轨道。

4 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点所在。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引入这些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领域之所以越来越广泛,是因为它可以将生动形象的交互界面、不同的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各类信息综合到一起,通过集成处理给予人们更丰富的感官刺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寻求知识和探寻真理的心理诉求。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在同一时间展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这种互动探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是最大的,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有效的提升。

5 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培育学生探索精神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是波利亚所提出的学习观点。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主动地观察思考、试验论证、推理说明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自己所有,数学知识更是如此。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引导和纠正,在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一些建议与意见。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能消化吸收的,才能为以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6 提升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

不仅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都要提升,只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才能为人师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创新,深刻认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敢于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方面,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身体力行者,他们的挑战精神和坚强意志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坚强后盾。

时代在进步,教学技术,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理念都在不断进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学也应顺应发展潮流,将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以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为培养目标,积极对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这将是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明,陈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耦合机制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14-16.

[2]沈忠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J].教师,2015(2):69.

[3]薛建华.科技创新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J].创新时代,2014(11):80-81.

[4]李丹.浅谈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2014(25):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