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杜晓梅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即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最终体现在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并以学生是否达到社会的实际要求来检验。由理想型教育转变为实事求是型的教育。
一、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1.德育目标应多样性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过程所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德育实效性的理性规定。德育目标所要说明的是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这就规定了理想的德育结果应该是怎样的,从而规定了实现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德育目标是检验德育实效性的基本标准,只有充分实现了德育目标的德育才是实效性高的德育。所以为了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就必须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2.德育内容应具体而实际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当前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实际。学生对脱离实际的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的效果极差,所以我们应力图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如果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内容同时应具体一些,不要总是提一些大而空的抽象的口号。我们应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向学生提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的要求。德育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所构成的,直接地看,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实际上它是来源于现实的,是对一定社会的要求的反映。所以在确定德育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实践性,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确立符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德育内容。另外,由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确立也应该有层次性,特别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施以不同内容的德育。
3.德育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体验
传统德育实效性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太简单,或是硬性灌输,或是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讲清观点,多说,反复说,学生就会记住了,并在实际中加以贯彻。我们知道,人的品德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也不是靠外界强行灌入,它的形成是主体对外界的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强调让学生自己亲身融入到社会现实、社会情境和社会实践中去,深入体验,积极内省。
道德体验是主体自我通过亲身介入道德情境,在理论内化关系中,有情感参与的思维理解活动,是感受、思维和行动三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德育目标的常用方法
1.案例分析法
第一,提供案例,供人思考。教师围绕目前所学的有关知识点,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共同关心的、有兴趣的、或有困惑的问题,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在这一阶段,首先要求提供的案例要恰当。案例一般都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的情节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应该来源于生活,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案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情,也可以由教师自己编写,但必须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案例应该有一个主题,整个事件的阐述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叙述不能太长、太繁,要突出中心,没有主题的案例是不可能达到德育效果的,过于繁琐的故事又会使学生厌烦,不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影响德育的实效性;案例应该能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去亲身感受,这样才能使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地自我反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案例应该具有问题性,其结论不应该是唯一的,应当使学生产生困惑、引起纷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触动学生品德的更深层面。
第二,组织讨论,发表见解。组织全班同学在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围绕所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位同学都可自由发言,提供各人的观点和有说服力的理由,相互辩论。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以先分成小组讨论,以确保更多的学生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道德思维阶段水平低的同学受较高一个阶段同学的推理的影响,争论的双方会达成共识,使更多的学生能达到更高更全面的道德推理阶段,因而讨论的德育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已完全由一个道德概念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道德认知及情感冲突的促进者,教师的引导能力是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所以这一过程一是要求教师积极营造一个充分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全面地深入地思考案例,鼓励每一位同学自由发表观点;二是在学生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突出案例的道德问题,使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本质的思考;三是教师可以通过“为什么?”、“你的意思是……?”的追问和“假如……你……?”的设问,把学生的讨论推向更深层面;四是教师还应该注意倾听,不断质询,引导讨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总结评论,指导思想。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小结,使学生分层次地展开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过程加以总评,对那些不健康的、错误的道德认识进行必要的批评,对合理的高层次的道德认识予以肯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在阅读、思考、讨论案例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产生了哪些冲突、为什么存在这些冲突、取得了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在学习本案例后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作一个反思。这不仅是本案例教学的升华,而且对以后其他案例教学具有借鉴意义。教师应对自己在本案例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案例设计得是否合理,引导讨论是否得当,预期目标是否实现,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德育工作。
2.角色扮演法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总是担当着各自的角色,是学生,是教师,或是父亲,是旅客等。人们往往局限在自己的角色中,凡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去体验他人的感受,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不能为社会所接纳。如何让人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真挚诚实的思想交流中加深理解,调节角色情绪,化解矛盾,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处境、需要、利益的敏感性,以及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移情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改变学生的态度。
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中学作文中常写的题目“假如我是×××”便是思想上的角色扮演法。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或社会互动情境,再现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社会难题,使学生以参与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卷入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又成为学生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学生可以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3.实践活动法
德育界一般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其中道德行为是关键。我们评价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的高低就是看他的道德行为,而德育实效性低的表现就是学生不能把自我的道德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往往对一些道德辞令背得滚瓜烂熟,但一遇到真实的道德情境,不能根据道德原则和规则行事。原因在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分偏重于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锻炼。所以传统德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不愿去做或不会去做。为了保证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才有深刻体验,有了体验才能深信不疑。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小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应分别用1~3天、5天、7天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或其他适宜的场所进行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法一方面是学生走上社会,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将道德理念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并进一步强化道德理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使学生深入理解活动的意义,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其次要有严格的纪律性,要由教师统一组织和领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再次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能吸引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而且活动应当恰当,要视学生的能力所及,不能负担太重。
实践活动法的另一方面是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甚至社区管理,增强主人公意识,提高道德行为的能力。比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班级公约及学生行为守则;与校领导、班主任直接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及班级管理;自己主持广播站、校报及宣传栏,引导校园道德建设;通过社会调查、建议、宣传、募捐等各种活动参与社区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