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戴辉明 王新香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年以6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就业机制也由传统的“统招统分、计划安排”的计划机制完全过渡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这就给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毕业生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相应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
在发展毕业班党员时,有些学校的个别院系对学生的入党动机没有做认真、全面的考察,出现了把关不严的现象,导致相当一部分带有浓厚功利主义色彩的毕业生加入了党组织。有的毕业班支部,学生党员比例高达26.5%,个别班级竟然高达34.6%。但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党员的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有些预备党员不能准确地说出中共“一大”召开的确切时间和地点;有些预备党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党员?有些学生党员,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有些高校在毕业生入党程序上往往出现“短、平、快”的问题。即在毕业生党员发展的具体操作中,培养时间不到一年就“快速发展”入党了;没有考虑毕业生的特殊性,征求意见和发展公示只局限于校园内,与实习单位完全脱节,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就“直接发展”入党了;未经团支部推荐和党组织的全面考察,甚至省略了必要的某些程序,就在毕业前“火线入党”了等等,这就造成了毕业班党员数量上升的同时质量下降。
2重发展,轻教育
有的基层党组织只注重发展党员,不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坚持开展组织生活,甚至认为毕业班学生党员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因而不再给毕业生党员压担子,党组织就不能够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对他们存在的缺点不能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导致不少毕业生党员思想停滞不前。有些预备党员错误地认为开了支部大会就等于是党员了,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预备期满就会转正,他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出现滑坡,公益劳动、集体活动不如以前积极。有的党员转正以后就认为可以~,'aL--口气了,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把自己混同于普通同学。有的党员甚至认为到了毕业班就不必过组织生活了,似乎党内一切活动只是针对低年级的。
3教育与管理不到位
毕业班学生的教学和实习安排,决定了毕业班学生具有流动性强、难以集中的特点,因此,部分学生入党时,未经过班级团支部的严格推荐和党组织的全面考察,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发展公示时,投机取巧,弱化具体环节,没有把组织发展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有的毕业班支部,十几个预备党员转正,在不到两小时就把支部大会开完了。党内一些正常的活动,如支部生活、党员活动等一律省略,有的党员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等工作组织不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都浮于表面,没有深层次进行有效地教育和管理。
二、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就业导向弱化了党员发展的标准
近年来,由于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加之社会富余劳动力和再就业市场的竞争,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450万之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也日益提高,而拥有“中共党员”身份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特别青睐。就业市场传递的消息,很快使广大毕业生意识到入党可以增加就业砝码。有毕业生直截了当地向辅导员提出“老师,我要考公务员了,有个党员的身份对我比较有用,所以我迫切要求入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老师。我要找工作了,想入党”。而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默认了这种想法。
2毕业班事务繁杂,干扰了党务工作
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党务工作者一般由辅导员兼任。近几年各高校辅导员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加上毕业班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分散了精力,而有的党务工作者本身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原因导致了毕业班基层党务工作者不能够认真思考党支部的建设问题。很多党务工作者也往往停留在应付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上,把党建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党员发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方面投入精力不够,活动缺少,内容沉旧而枯燥,形式单一,手段滞后。对党员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时间相对集中的党、团校的短期的、简单的培训,缺乏党员教育的连续性、长期性、系统性以及针对性和实效性。
3毕业班学生的流动性给党务工作带采了困难
高校毕业班学生在教学上有教学实习安排,加之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的挑战,因此毕业班学生基本上都处于毕业实习和寻找工作的流动状态,很难集中统一管理,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毕业班学生的党务工作。在对毕业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等工作上出现信息不对称,组织考察不连贯,入党联系人对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不够了解等情况,致使部分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三、对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针对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的特点,面对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把握发展程序的各个环节,重点关注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和监督工作中学校与社会的衔接问题,避免出现监管下的漏洞和脱节,切实提高毕业班学生党员的质量。
1建章立制,严把发展关
《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条例》对入党有明解而严格的要求,发展学生党员时要经过团支部的推荐,学生党支部大会的讨论,党内外群众的评议,支部大会、党总支的讨论审查、公示、组织谈话等程序。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纪律,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在保证规范的组织生活的基础上,要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内纪律,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要不断完善党支部的评估、考核、评优和激励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把发展关。
一是初、中、高三级党校管理制度。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做到吸纳优秀的学生入党,严格把握入口关。二是联系人谈话制度。党支部要选派党性强、有责任心的党员做联系人,定期或不定期和预备党员谈话,向其所在班级的学生和老师甚至是实习单位,了解其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向所
在党支部汇报。三是思想汇报制度。使预备党员懂得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情况,使党组织及时了解、掌握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和监督。四是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要通过多种方式,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他们思想上和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五是严格党内纪律。对违反校纪校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严格按纪律进行处分。这几年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风、校风总体是好的,学生党员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学生党员质量进一步提高。
2成立毕业班独立党支部
高校学生党员都是在经过前期严格考察,经过在不同岗位锻炼和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高校甚至有严格的三级党校管理制度,经过层层考查和培养,一位学生自表达入党愿望,到组织考查培养并吸纳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低年级党员人数少,毕业班学生党员多的情况。目前大多数高校中学生党支部大部分都是建立在高年级甚至是毕业班基础之上,这种模式虽然能有效地开展校内各项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但由于毕业班党员的流动性较大,一方面党支部难于集中管理,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低年级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一情况,可将低年级和毕业班学生党支部分开,对毕业班的学生党员独立建立党支部。
毕业班学生独立党支部在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上相对独立。由于支部成员是由同一年级的学生党员组成,经过三年或四年的朝夕相处,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都相当了解,党支部内部的配合也已相当成熟和默契。在发展新党员方面,充分发挥支部主动性,真正做到严格把关,防止鱼目混珠。
3建立基层党组织三级联系制度,充分保证毕业班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毕业班学生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上日趋成型,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带头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且能够自觉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他们拥有低年级学生党员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数量优势非常突出,在整个学生党员中占的比例较重,是一支日渐庞大的队伍,更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二是品学兼优。是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更是我们党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经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培养和严格考察,他们作为党内的新生力量和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不断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创新,并且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三是带动明显,是毕业生中的活跃分子,政治上带头,思想上先进,行动上表率是当代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他们平时能够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这种积极向上的作风使得他们在同学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针对毕业班学生党员的优势,在组织上建立学院党委——毕业班党支部——低年级党支部联系制度。一方面学院加强对毕业班支部的党建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可充分发展毕业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上的优势,指导低年级党支部的工作。由于毕业班学生党员在社会活动和职业规划上有着成熟的理念和亲身经历的宝贵经验,对于带动低年级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低年级的人生规划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方面,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沟通纽带作用。
4走出校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党员教育管理途径
毕业班学生党员实习忙、做毕业设计忙、找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传统的集中教育和管理已经与新形势不相匹配,特别是进入社会实习与就业选择后,学生党员与社会有了多方面的接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不良的社会风气等,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社会的认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把握等都受到了影响,甚至个别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动摇。针对这一形势,有必要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党小组的形式化整为零。使整个党支部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散而神不散”。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创新党支部的党内联系人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活动以及各类教育活动。
一是突破校区限制,使党支部的活动走出校园,推向社会,根据毕业生党员在企业实习的地点进行划片分区,相对集中地划分为党小组,可在公园、茶馆或其他的社会特定场所开展党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在校外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展“温故教育”,定期举行“入党纪念日”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及时提醒学生党员回顾入党经历,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党章寻找差距,加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二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MSN、QQ群、BBS等有效的网络联络工具;通过视频会议、邮件讨论等多种形势开展党内各类日常活动;建立网上党校,将党内教育的群体效应与自我监督通过网络平台加以实现。
5建立学校和实习单位双向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毕业班学生党员在用人单位实习期间,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要接受学校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察。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管理机制,对毕业班学生党员进行跟踪了解、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模式,也有利于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首先,建立毕业班党员双向联系表,详细记录党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入党时间、所在班级、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实习单位、在校表现情况、思想状况等)。联系表留存于党员的实习单位,由实习单位对党员在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工作表现和生活作风等进行考察。其次,党支部要定期检查党员的考察表,密切保持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党员的表现情况。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党员在流动期间的考察空白,真正地“管住”每一个学生党员,同时也能整体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虽然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建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但只要党建工作者以一种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模式,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建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