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孔悦 陈丽华
摘 要:本文以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在“青蓝计划”项目团队专业指导与引领下开展的“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小课题研究”为案例,将小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点、探索过程、成果结论进行说明,完整阐述小课题研究的历程,包括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小课题带动大课题研究的可能性等内容,多方面展示小课题研究的特性,帮助更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了解、选择、积极开展小課题研究。
关键词:初中学生;小课题研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4-0076-03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印发的首个教育科研规范性文件,可见国家对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为建设教育强国,国家对教育科研战线捷报的殷切期盼。作为北京教育学院“青蓝计划”中学体育培训班的学员,在培训班“成为教育教学综合素质良好、在科研和教学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在北京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创新引领作用的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引领下,为达到培训班“能发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基于实际情境中的有效教学视角进行小课题研究”的科研要求,结合彰显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本小课题研究,并在真实情境中实践、运用研究成果,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本文以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研究为例,将本小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点、探索过程、成果结论进行展开说明,完整阐述小课题研究的历程,以期多方面展示小课题研究的特性,帮助更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了解、选择、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
一、小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点
(一)教学事件引发思考
在参加“青蓝计划”培训学习前,笔者在教授初二年级学生蹲踞式跳远时,整个单元按照传统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进行顺序教学。随着蹲踞式跳远教学单元的逐步推进,学生在练习时的敷衍和不耐烦情绪也在增长,尤其在讲解技术动作时他们的眼神总充满不解,课堂教学越来越难以推进。
面对这一情况,笔者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变?决定调整教学策略,以人为本,重新备课。授课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积极学练的情绪、主动求学的意识应是思考的重点,再以此为切入点重新构建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单元教学,从教学项目“甜点”(即符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又契合学生兴趣点的教学点)入手,对本单元教学进行重新设计。
(二)教学实践引发探究
从蹲踞式跳远技术的表现形式来看,完整的技术表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后得知,他们知晓跳远运动的途径不是课本,而是电视、媒体转播比赛,每当运动员完成奋力一跃时,他们最为兴奋。这两点让笔者意识到,跳远运动的教学项目“甜点”为“完整动作的体验”。因此,笔者决定从此入手,每节课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完整技术动作的尝试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此时再穿插对技术环节的讲解,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为了解决问题而练习的情境,学生就会有动力积极学练、有目标主动学习(图1)。
重新设计蹲踞式跳远单元后,以新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明显变得学习兴趣高涨、练习效率提高,单元教学效果也明显转好,在单元最后3课时的小赛季比赛中,学生参与度极高,更有学生的动作技术表现优秀、成绩优异,取得理想名次。
在“青蓝计划”培训学习中进行以上案例分享时,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和思考,经过集体头脑风暴达成共识,以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事件为启迪,基于学校初中学生学情的基础,结合前沿教学理念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新的思考与改变,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目标组建团队正式进行课题研究,将最基础、重要的田径项目列为首先要进行研究的项目,并构建了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研究的小课题。
二、小课题研究的探索过程
(一)研究方向的探索
在“青蓝计划”中学体育培训班小课题研究开题期间,带着前阶段对蹲踞式跳远单元教学事件的思考及更深层次设想找到“青蓝计划”指导专家,寻求课题是否可以以教学项目“甜点”为出发点,最终优化教学策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促进终身体育意识。专家在肯定了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后,又提示体育与健康和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不同,其他学科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以思维活动的方式来掌握各科知识的逻辑认知性学科,而体育与健康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以身体活动的方式来获得肌肉本体感觉的运动认知性学科,所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教与学,更要重视运动的特性和运动本体感受。最终本研究结合“青蓝计划”指导专家的建议,对具体研究阶段、内容与成果进行了规划(表1)。
(二)研究中遇到问题
课题顺利完成研究起始、实施阶段,直到在深入研究阶段时遇到了问题: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推行后,如何对成果进行客观验证,即如何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以客观检测实施成果的有效性?因为主动学习能力超出了体育的客观评价范畴,属于心理学的评价范畴,于是在涉及跨专业领域的研究中,团队反复进行推敲,最终在“青蓝计划”指导专家的建议下确定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量化(图2)。
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学生的思维水平按照由低到高的次序,由简单到复杂、自具体到抽象地设置了五个认知层次:前结构水平(P)、单点结构水平(U)、多点结构水平(M)、关联结构水平(R)和抽象拓展结构水平(E),其中前三项认知水平属于量的积累,后两项认知水平是对相关认知的关联与拓展,属于质的飞跃。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同,SOLO分类评价是一个认知思维水平的评价手段,是对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能力、掌握水平、应用能力的分层,是一种对学习能力的阶段性可视化评价手段。团队根据SOLO的五个分类层次,对田径类教学中展现出的学生水平进行了相应类别的划分。
(三)研究阶段性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田径教学设计中,依据新课标与教材要求完成了凸显“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教学”的快速跑与蹲踞式跳远结合的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图3)。
在大单元设计完成后,又对快速跑、蹲踞式跳远这两个项目围绕研究需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这三大方面,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在研究中分别以课前、第4、第8、第12节课及课后为时间结点,运用SOLO分类下田径教学的五种水平对初二学生进行测评,对每个阶段、每个层次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表2),以五个层次内的人数走向来判定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从表2可以看出,课前由于没有具体的观察、实操、体验,大部分学生对田径的认知水平停留在前两个阶段。隨着田径大单元教学的开展,通过具体的规则讲解,结合实操,学生对于项目规则逐渐理解,懂得欣赏,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高涨。随着田径大单元教学的深入,通过关键教学点的切入,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渐提高,认知层次也随之提高,主动求知寻求突破的学生逐渐增多。第12节课,已经有学生可以对田径技术要素进行迁移,逐渐运用到中长跑、跳高等其他运动项目上。课后测评中,95%的学生能够达到前3个水平阶段,能够掌握快速跑、蹲踞式跳远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取得一定得好成绩,也能做到了解相关田径规则,完成相关田径裁判工作。45%的学生能够达到前两个水平阶段,实现认知水平上的飞跃。
由此可见,此18节以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主题的田径大单元计划及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有效的。同理可推,当SOLO评价的测评中人数走向出现问题时,就表明现有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调整,直至SOLO评价的下次测评结果向好为止,只有真实严谨的研究,才能使教学有科学理论支撑、教学研究有实际应用之地。
三、小课题研究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在“青蓝计划”中学体育培训班小课题完成结题之时,团队收获了开题报告、单元教学设计、案例集和结题报告等成果,欣喜之余团队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把本研究的经验引申触类、推而广之,将所有体育教学项目分为各小课题组,发挥专项教师所长,取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教学研究成果。这项提议在学校教研活动时获得了全体教师的支持,大家愿意群策群力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做出切实努力,最终团队成功申报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初中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四、结语
小课题研究的问题虽小,但必须专注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并紧密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小课题研究又必须要精,一定要研究出可行的、可操作的、可实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真,能真实地解决问题、并经受住真实教学过程的验证;小课题研究还要有效,可以进行归纳和反思以证实其自身的实效性,并可以引申触类到更广阔、更深层的课题研究中。“青蓝计划”中学体育培训班采用的小课题研究非常适合广大青年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能让一线教师聚焦到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中,并专注于在科研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能促进青年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并运用于真实教学情境中;能帮助骨干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科研经验,以达到更高科研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