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索足球校园化“常赛”机制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4-05-07

俞向阳 茆俊亚 曹淑忠 庄广东

摘  要: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会、勤练、常赛”课程理念的“东风”,旨在从精英足球向普及化足球转型。通过形式多样的足球比赛助力足球校园化建设,进一步推动足球普及,探索以“常赛”助力足球校园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足球;校园化;“常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4-0081-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者比赛,促进学生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心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1]。笔者所在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足球资源,着力推进足球校园化进程,创新“常赛”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足球,在足球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

一、“常赛”机制助力小学足球校园化提出的背景

“校园足球”是一项在校园发展足球的国家战略,是指以小学为起跑线,将足球(包括足球技能、足球训练、足球文化等)引入教学,以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快乐足球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在发挥个人天赋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校园足球”对学生意义非凡,与我国未来足球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在《新校园足球的成果审视与发展建言》一文中提出:1.校园足球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的突破口,促进了青少年竞技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始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校园足球常态化、校园化,让每个学生都会足球;2.建立分层次的“全体性”认知,厘清“全体学生的足球普及”和“少数学生足球提高”的关系;3.进行足球的“普修课”“选修课”与“专修课”三种课型完成校园足球课程改革[2]。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毛振明教授“校园足球全员性”的足球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要有接触足球、学习足球的机会。

校园足球作为国家战略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学校顺应国家的号召,创新开展足球运动,笔者所在学校对足球教学与训练进行了积极研究:一是以课题为抓手,“常赛”定位问题。学校根据本校足球特色申报的省“十四五”规划办课题《多维度推动小学足球“校园化”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比赛助力”足球校园化的主张,认为通过组织多元化的足球比赛,有助于学校足球运动向着校园化方向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足球、会踢足球、能踢足球。二是以问题为契机,“常赛”倒逼普及。尽管学校在足球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工作重心偏重于培养竞技性足球人才,由此,足球成为了少数人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足球运动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由此,重新审视校园足球,让足球不是校园的奢侈品,而要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最美运动。通过实践研究,巧用足球训练中的“常赛”模式助力足球校园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而且随时随地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通过序列化、趣味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整合与实施,达成足球普及、强体、健心、娱乐、竞技等功效。

二、完善“常赛”机制,助力足球校园化新途径

(一)营造“常赛”氛围,以点带面全面影响学生的参与

倾力打造足球校园,最终目的是学生参与的全员化,每个学生参与足球活动且是有效活动才能称为足球校园化,学生的参与需要影响和带动,全校6000多名学生参与足球学习,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需要以比赛为支点,通过精英训练队比赛取得成绩这个“赛点”,营造氛围,让全体学生看到参与足球取得成绩的荣耀,鼓励与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1.合理布局赛场,吸引学生参与

充足的足球场地是足球校园化的基本保证,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各种方式的足球比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足球水平,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足球比赛场地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功能齐全,能满足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各种技术的需要。各個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当的学习场地,因此,学校也对足球运动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走进学校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足球味儿”十足,这给以点带面的足球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场地分为足球游戏区、训练区以及比赛区。足球游戏区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从事以足球游戏学习方式的活动,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围栏上安装了以足球游戏为主题的宣传画,进入场地就能感受到满满的童趣与活力。足球训练区主要满足训练队的学习需要,是以点带面的原发地。场地上有“打靶区”“保龄球区”和“球门区”等,能训练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而比赛区主要是根据“五人足球”的场地标准建设,方便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足球比赛。

2.加大赛事宣传,吸引学生注意

学校的足球运动发展要经历多个阶段,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比赛阶段、校园化阶段。当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的“比赛阶段”时,可以说学校在足球方面已取得成效,但这并不是校园足球的终极目标,第三个目标“足球校园化”才是最终目标,只有到了此阶段,才达到了以点带面、让全体参与到足球的最终目标。因此,第二个阶段是足球校园化的关键阶段,这是以足球“常赛”机制助力足球校园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积极利用比赛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以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足球学习,反过来,又促进了足球比赛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从更多的学生中选拔“苗子”补充精英队力量。将学校历年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战利品,比如奖杯、奖牌等摆放在“荣誉室”,将比赛时的精彩瞬间照片进行归类做成宣传画,也可以做成手抄报等安装在宣传栏、足球场、楼梯过道、班级文化墙等,来提高足球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足球比赛让每位学生包括没有参与足球学习的学生或者对足球没有兴趣的学生喜欢上足球,对足球产生敬畏感,在足球比赛的感染下慢慢产生对足球的崇拜,当他有一次的参与或者有机会参与了足球活动,就有可能对足球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喜爱,从而可能转变其一生。

3.制定赛事制度,吸引学生关注

当取得足球比赛成绩之后,教师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有可能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奖励,对学生的奖励不是纵容,更不是取得成绩之后的结束,而是通过奖励让学生更努力,促进他们的更快成长,在足球学习上更进一步。另外,奖励也是一种宣传,展示给没有参与足球学习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对取得比赛成绩的学生产生仰慕之情,这对取得成绩学生的鼓励,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满足。学校通过画足球、讲足球、做足球、写足球、演足球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了解足球,对足球产生更多的理解,鼓励他们加入到足球的队伍之中,从以起到足球比赛助力足球校园化的作用。

(二)关注“常赛”课堂设计,提高足球普及途径

课堂是足球校园化的主阵地,无论是足球技术教学还是对学生的足球心理影响都是通过课堂实现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常赛”的课程实施要求,足球课堂中教师要有将比赛有机融入教学环节的理念和意识,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达成足球运动育人目的,这也是足球校园化的最终目的。

1.加大足球教学比赛频率,提高课堂“常赛”的教育力

以教学比赛促进足球校园化,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常赛”要求。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安排比赛,以提高赛的频率。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强化学生对比赛的印象,进而提高练习的兴趣,为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也渴望能通过刻苦练习在比赛中展示自己,成就自己。比如,在足球课的导入部分,可以创设“拉、拨、踢”球性的比赛,比如,创设“保龄球”踢准比赛,创设“踢击鸭子”比赛落实技能等。基本部分中,通过比赛方式的教学,如鸭子运球过河、射人门、运球送情报等,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课的最后部分,安排小型比赛,比如点球大战、三对三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提高自信心。通过高频率的比赛,让学生始终处于足球的高度热情之中,产生一种下节课还要比赛的愿望。当所有学生有这种感受时,足球教学就是成功的,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带动全校学生都踢足球,足球校园化的落实就不是空话。

2.组织主题式赛事活动,提高学生“常赛”的感悟力

主题式的足球比赛是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足球主题内容,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运用学生的经验与足球相结合,让学生在比赛中接受教育,对足球有更充分的认识。这种足球比赛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对接受教育中对足球有别样的感受,从而喜欢上足球,更加有兴趣地参与足球学习。如一二年级学生设计“队旗”“队服”“球队命名”“足球故事”活動;三四年级学生设计“我爱足球”绘画比赛、手工足球比赛、足球手抄报等活动;五六年级学生可以进行足球演讲比赛、讲足球趣闻、足球场地模型制作、小小解说员等活动。足球比赛的主题多元,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足球有充分的了解和感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足球校园化的进程。

3.成立赛事服务团队,提高学生“常赛”的奉献力

校园足球比赛让宁静的校园充满了活力,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足球比赛固然精彩,但是精彩的背后也有着无数幕后“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他们为足球比赛做出大量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成就比赛的精彩。幕后工作者不一定是教师,不一定是足球训练队的学生,也不一定是会踢足球的学生,而是只要喜欢足球、乐于为比赛服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有了他们的参与,足球比赛参与面扩大了,他们也可能因为幕后服务而喜欢上足球,可能因足球成就了他的一生。因此,足球比赛的幕后服务团队组建也是推进足球校园化的一个不可小视的渠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作用,以组织比赛为起点,现时组织这样的服务团队,让更多喜欢足球的学生加入到足球的行列,最终促进校园化足球的长足进步。一是成立“小裁判”服务团队。组织对足球有兴趣、有足球基础的学生经常观看足球比赛,对他们进行实战培训,让他们承担裁判任务,对他们的裁判工作进行评价,评出“金哨奖”裁判,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与执法能力,根据他们的裁判水平确定能胜任的裁判级别。二是建立“足球节”检阅仪仗队。在重要的足球比赛中,让他们进行足球列队表演,他们身着足球服,手拿足球,在开幕式上激情表演,以烘托足球比赛的仪式感和观赏性,提高全体学生对足球的敬仰。三是成立“足球宝贝”啦啦队。让他们自主进行啦啦操训练,在比赛中进行表演,用来鼓舞足球队员的士气,又能活跃足球比赛氛围。四是成立赛事报道团队。让他们在比赛时进行撰稿,并在大赛中主持,对足球比赛进行现场解说,或者以读稿的形式对比赛队员进行鼓励,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

(三)强化“常赛”校外联盟,促进足球校园化进程

多年来,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抓普及的基础上,注重足球梯队层层衔接,保证足球人才储备充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以赛带练,以赛促练,不断加强“常赛”的联盟效应。

1.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常赛”交流,提高足球整体水平

足球校园化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才能高质量发展,而只通过校内“常赛”的小循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校与兄弟学校“常赛”的大循环才是源头活水。与校外足球俱乐部及兄弟校结盟,制定计划定期进行校园足球活动的交流,共同探讨足球教学、足球训练与比赛的方法,交流之后再进行自我分析与总结,就本校的训练与比赛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的训练水平和学生的足球技艺。这种校内小循环、校外大循环,到“市长杯”“省长杯”“全国冠军杯赛”等系列比赛的双循环整体联动,大大助推了足球校园化进程。

2.促进“常赛”的家长支持,保证学生积极投身足球学习

校园足球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与家长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是双向的,教师选拔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也可以是家长推荐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这两种渠道同时起作用,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学生参与足球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家长的态度,当更多家长对足球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就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加入到足球的行列之中,无论是以足球为媒介强身健体,还是让学生通过足球训练形成足球技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打通了道路。因此,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热爱足球,让家长从不知道足球到知道足球,从不支持学生从事足球运动到支持足球运动,从“为什么要让我家孩子进行足球活动”到“为什么不让我家孩子参加足球活动”。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当学校组织大型比赛时,邀请家长观看足球比赛,通过比赛让家长有感而发,打消顾虑,从而把孩子送到足球队来。二是请懂足球的家长参加“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担任班级足球教练,发挥“爸爸教练”的纽带作用,一举多得。三是成立“铁军少年足球队”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为学校足球代言。家长是最好的口碑,当自己的孩子在足球学习中获得收益时,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其他家长,鼓励他们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足球学习,这些家长就会对学校足球有信任感,很放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交给足球队,这种口口相传的宣传让校园足球有更好的发展。四是每年召开校园足球推进会,年度总结、队员宣誓、技能展示、家长队员代表发言、最佳球员颁奖等环节,让学校、学生和家长有了足球校园化的价值认同。

总之,足球校园化是义务教育阶段足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足球校园化推动,让每个学生在享受足球教育资源的同时,为形成一项体育特长提供可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同时,“常赛”机制的有效探索,促进足球校园化的发展,让更多学生认识足球、参与足球,为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毛振明.新校园足球的成果审视与发展建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