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剑阳
摘 要:标志垫作为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辅助器材之一,教师通常将其用作标识场地范围、辅助运球绕桩等用途。笔者立足足球运动技术技能多样、运控传接快速、空间方位瞬息万变等项目特点,同时结合标志垫平整、柔软、颜色鲜艳等安全属性,通过深入挖掘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打磨单一技术、练习步伐步频、引导移动跑位的练习方法,在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球性球感及运控球传接球技术。
关键词:标志垫;足球教学;足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4-0084-02
一、立足一“点”(垫)
(一)打磨单一技术
针对问题:单一技术不过关
练习方法:学生使用一块标志垫(图1),练习左右脚“V”字型拉推球、双脚“V”字型拉拨球、“油炸丸子”、踩球画圆等技术动作。要求以标志垫为参照物,练习时球不碰(压过)标志垫,以达到精准练习的目的。
指导要点:练习前,教师应提醒学生充分热身。练习过程中,将时间(规定次数下用时比少)和次数(单位时间内练习技术次数比多)作为压力源,督促学生在心理层面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开展练习。在具备一定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红绿灯游戏”(交换手中不同颜色的标志垫),引导学生运控球过程中养成抬头观察的好习惯。
(二)提高步频速率
针对问题:脚下步频慢。
练习方法1:原地练习。学生将一块标志垫放置在身体右侧,要求右脚前脚掌横向踩标志垫后快速收回,双脚依次完成原地3步小碎步跑调整后,右脚前脚掌再次横向踩标志垫。练习时,计算每位学生踩标志垫的次数,完成10组比快。
练习方法2:移动练习。学生将一块标志垫放置在身体右侧,要求右脚、左脚依次踩标志垫后重心右移,右脚踏地支撑,左脚、右脚依次踩标志垫同时重心左移,左脚踏地支撑。练习时,计算每位学生来回次数,完成10组比快(图2)。
指导要点:练习前,教师和学生应仔细检查摆放标志垫的场地是否平整、防滑。练习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首先追求“稳”(步伐正确身体重心稳定不摇晃),其次是“轻”(脚下落地声音轻有弹性),最后才是“快”(步频快速),避免因过度追求速率导致本末倒置的无效练习。
二、两(多)垫一“线”
(一)多种技术组合练习
针对问题:技术组合练习不流畅。
练习方法:以“马修斯+双脚后拉球+油炸丸子”(图3)为例,教师自由编排技术动作组合,例如“油炸丸子+V字型拉球”组合练习,“支撑脚后变向+V字型拉球”组合练习,连续踩单车,“连续牛尾巴”“反向牛尾巴”组合练习等组合技术练习。
指導要点:将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即组内学生分别在后有“追兵”的压力下带队完成技术练习,达到以赛带练的目的;或进行异质分组,将技术水平略高的学生排在技术水平略低的学生前出发,后者观察模仿前者,树立追赶目标,有利于自我技术水平提升。
(二)无球协调练习衔接有球运控练习
针对问题:人球结合协调性弱。
练习方法1:通过组合红黄蓝三种颜色标志垫,组织学生进行“跳房子”练习。通过“跳房子(无球步伐练习)→跳房子(无球步伐)衔接运球→规定步伐运球”这一进阶运球练习,达到提高技术动作协调性、提升运球能力的目的(图4)。
指导要点:建议教师使用红黄蓝三色标志垫辅助该练习。按照红黄蓝的顺序摆放标志垫,用以表示练习的步伐顺序,方便学生学习练习,最终达到高效练习步伐、提高身体协调性的目的。
练习方法2:将蓝橙两种颜色的标志垫沿中圈摆放,教师组织学生沿着半圆形贴身运球,同时要求学生在蓝色标志垫处做拉推球运球,橙色标志垫处做踩步虚晃运球。教师可以将任何新授技术假动作融入该练习中,对于提升贴身运球衔接假动作有显著作用(图5)。
指导方法:随着学生习得更多的技术动作,教师可以增加标志垫颜色数量,同时让学生自主设定不同颜色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练习技术动作。
(三)两点一球门
针对问题:小球门存在安全隐患。
练习方法:相较于以标志桶或标志桩作为小场地比赛的球门,标志垫摆放的球门(图6)更具安全性,即学生在小球门前对抗时,不会因为踢到“球门”崴脚受伤,也不会在对抗摔倒撞到“球门”受伤。
指导要点:在1v1练习中,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标志垫,摆放花色球门,引导运球学生根据教师示意颜色进攻目标球门的方式,可以高效提高学生运控球过程中的抬头观察能力。
(四)划分场区
针对问题:比赛时攻防三区认识模糊。
练习方法:在学生理解“进攻三区”和“防守三区”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比赛场地内摆放统一颜色标志垫,作为不同场区的分界线(图7)。在训练赛中,针对参赛学生因“当局者迷”而表现出的站位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叫停比赛,同时以事先摆放的分界线(标志垫)作为直观的参照标准,指导学生做出准确的移动跑位。
指导要点:在5块标志垫组成一条场区标识线的基础上,随着学生比赛区域意识的增强,逐步递减标志垫的数量,最终达到1块标志垫一条线甚至无标志垫也会比赛的目的。
三、三(多)垫一“面”
(一)三角形传接球 养成传跑意识
针对问题:传接球无位移。
练习方法:教师将学生分为2人小组,将3张标志垫摆成边长2米的等边三角形,要求学生站在三角形的边上练习传接球,传球人完成传球后,快速移动至三角形空边接球,2人依次完成“传球→跑位→接球→传球”的练习(图8)。
指导要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传接球基础做出调整:1.缩短或延长三角形边长;2.在三角形内(外)跑动接球;3.传球脚迅速转换为支撑脚移动跑位;4.规定触球次数。
(二)明晰接球运球线路 养成开放站位习惯
针对问题:封闭站位接球。
練习方法:教师在练习场地(预设情境)的边线侧将3张标志垫摆放等腰三角形接球区域,三角形底边与场地边线平行(图9)。传球人在8米外将球传入三角形区域,接球人开放站位,远端脚触球瞬间身体重心快速前压,运球至三角形另一条腰线,运球出该区域完成传球或射门,后传球人第一时间进入该区域准备接球,以此顺序循环练习。
指导要点:教师需提醒学生在起动状态下做好接球准备,并根据学生传接球技术水平做出如下调整。1.调整传接球距离;2.调整接球区域大小;3.远端脚内侧接球瞬间身体快速前倾,接球脚顺势完成跑动支撑。
(三)设定步伐宽度 降低突破重心
针对问题:踩步变向步幅小重心高。
练习方法1:原地小碎步衔接踩步变向(图10)。将4块标志垫为一组拼接成矩形,足球放置于矩形中央,练习时学生保持原地小碎步状态,要求双脚在不得触碰标志垫的基础上,完成踩步接拨球变向。在完成“小碎步+1次踩步+拨球变向”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进阶练习“小碎步+2次踩步+拨球变向”以及“小碎步+多次踩步+拨球变向”,最后将多个练习区域组合在一起,完成连续踩步变向练习。
练习方法2:直线运球衔接踩步变向(图10)。将6块标志垫为一组拼接成矩形,学生在矩形后方踩推球向前运球,待球滚入矩形后完成“直线运球+1次踩步+拨球变向”,在此基础上进阶练习“直线运球+2(多)次踩步+拨球变向”,从而提高大步幅低重心踩步变向技术。
指导要点:设置矩形标志垫区域,目的在于为学生练习踩步变向时拉大步幅、降低身体重心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和身高适时调整矩形大小。
综上所述,笔者分别运用一块、两块、多块标志垫,就单一技术、步伐步频、传接球、比赛场区、运球细节、观察决策等板块进行教学,做到学习有指导,练习有比赛,比赛有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者尝试将多个板块的练习进行串联:步伐步频→单一技术→组合技术→传接球,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运控传接球技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