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于素梅
摘 要:本文从探讨体育促进健康的局限性与现实困境入手,到分析为什么推行幸福体育需要实现从健康观到幸福观的升级,聚焦推行幸福体育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时代诉求,也是新的命题和方向。通过研究探索幸福体育的内部规律、发觉内在逻辑,助力学生走向阳光、健康、幸福之路。
关键词: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健康观;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3-0004-02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建构恰逢其时,探索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更为重要,这也是该模式能否引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关键。要真正达到有效实施,需要重新对体育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更高站位、更远视野的定位,即体育不仅仅是能促进身体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基,当体育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幸福体验和幸福追求,即从注重健康体育到注重幸福体育的价值追求上来的时候,幸福体育为学生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的价值意义就会真正得以凸显。然而,如何在推行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树立新觀念,促进新发展呢?
一、体育促进健康的局限性与现实困境
众所周知,体育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生命在于运动”,但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体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有条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存在现实的困境。
首先,体育促进健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健康而言,体育促进健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起着保障性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双减”政策出台以后,青少年学生的睡眠时间略有增加,但依然有部分学生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当一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体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在睡眠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动就需要严格控制,因为睡眠严重缺乏时,参与剧烈运动是不安全的,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除此之外,平衡膳食也尤为重要,民以食为天,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而言,营养能否均衡,不仅直接影响生长发育速度与水平,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健康促进的效果。假如一个人在饥饿状态下强化训练,或者在营养素缺乏、营养不均衡的前提下持续进行具有较高密度和较大强度的练习,不仅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效,而且也很有可能使健康受损。作为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精准把握、客观认识、科学研判在什么情况下“体育促进健康”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有可能走进“体育促进健康”的误区,甚至曲解体育的价值。“生命在于运动”也同样需要认真分析,一是“生命在于什么样的运动”值得认真思考,并非运动就能促进健康,在促进健康方面千万不能无限放大体育的功能。如果是不科学的运动或不适宜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就会受到质疑。二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运动的内容、方式、频次、强度等都应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因为身体状况不适宜运动,有些人的运动经验可能在另一些人身上无法实现对健康的促进。因此,“生命在于运动”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体育促进健康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一是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且不同学段和年级也有差异。据调研,由于学生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小学生校内锻炼时间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高三则严重不足。初三的锻炼时间多并非为了促进健康,而主要是为应对体育中考。体质健康从初一到初三逐渐增强,从初三到高三又一路“滑坡”,这足以反映出,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体育锻炼并非绝对“为健康”。学生体质升降的现实情况也反映出,学生并未形成持久锻炼的兴趣。保证不了充足的运动时间,运动的科学性与适宜性则无法充分体现,“体育促进健康”实属艰难。二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低级重复、学段脱节”不系统、不连贯等现实问题,使得多数学生尚未建立稳定的体育兴趣,缺乏运动习惯,健康不能系统而全面地得到增强。只有建立一体化体育课程,即对哪个学段“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做出系统规划、合理设置、有效实施,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健康才更具系统性、适宜性和实效性。假如说前者是制度问题、观念问题等大环境所致,后者则是由于学科自身建设的质量缺口导致体育促进健康也困难重重。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精准把握体育促进健康的客观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体育在育体、育智、育心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幸福体育实现从健康到幸福的观念升级
体育促进健康是有条件的,同时受到主客观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影响性不仅大小不一,促进作用也高低不同。而且体育的价值体现绝非仅仅止于健康促进上,如果只强调体育促进健康,则窄化了体育本真的价值定位。体育要能够发挥出为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的作用,对体育的认识就要提高,观念就要升级,从体育促进健康的健康观,提升为体育最终指向人的幸福观上来。当然,健康是前提、是保障,但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我们只看到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那么体育实有的育人功能就难以更大程度地得以发挥。
首先,幸福是永恒的追求,假如我们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指向分析的话,锻炼、健康、幸福是一种递进且指向非常明确的关系,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健康,健康又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从这层含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的话,幸福才是最终的追求,而不能只停留在健康层面。基于此,要达到始于锻炼,止于幸福,就需要重新认识体育,提升观念,尤其是从“体育促进健康”的体育健康观升级到“体育幸福观”,开展幸福体育更能实现为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的愿景。
其次,开展幸福体育,是体育课程推进深化改革的关键。体育课程改革大约每十年一个轮次,每次改革都会强调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强调完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但成效始终不理想。具体而言,就是有些学生不喜欢体育,尚未养成运动习惯,体质增强相对迟缓,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总体上反映出体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其功能价值发挥得还不太突出、不够彻底。应强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幸福体验,注重幸福感的追寻,满足过程幸福和指向人一生的幸福,开展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体育才能真正触达学生内在对运动的需求,激发真正的热爱,持久参与运动,达成体育育人目标。因为,幸福体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锻炼的过程,感悟体育的魅力,能够被体育所吸引,而不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争取高分而无奈被动地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的时候,有更高的站位、更远的视野。更高的站位就是国家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更远的视野是实现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而不仅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基。体育从关注以往让学生服从于课程的学习,到课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了从“课程中心论”到“学生中心论”的转变,唯有幸福体育才能真正实现这种转变,实现课堂变革。体育从过去关注健康到指向幸福的追求,注重学生在运动中最真实、最有激励性的情感体验和享受过程。着力点不同,活动自然就会发生转型,课堂也能带来变革,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也会发生质变。由此可见,健康与幸福既有基础性、递进性,还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发展性,让学生能够健康生活并拥有幸福人生才是教育真正的实有价值。
三、推行“幸福体育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幸福体育工程”被称为“工程”,意味着推行幸福体育是需要精准定位、多元推进、全面评估、整体提升的立体呈现。第一,精准定位,就是要在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引导下,摸清需求点,即学生在哪些方面有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如何根据个体差异确定不一样的需求,系统把握学生的需求;还要盘点基础性条件,开展幸福体育的前提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场地器材能否满足需求、教师专业与发展水平是否能够助力学生需求,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能否在学校顺利开展等。为推行“幸福体育工程”找准定位尤为重要,这是前提,更是保障。第二,多元推进,是指幸福体育工程需要体现多场域、多时段、多形式的多元推进,多场域意味着除了学校还要注重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思想一致、站位一致、目标一致,才能真正突出家、校、社的合力效应,幸福感会叠加,三方建立联合推进机制,缺少任何一方,推进工作都是不彻底的。第三,全面评估,是指推行幸福体育工程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全面评估,这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和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而是要从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看综合育人效果,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既可以单独测评,又可以联合渗透性培养,幸福体育工程推行得越到位,越能呈现综合效应。通过全面评估,一方面了解实效,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第四,整体提升,是指学生对体育认识的提升,聚焦体育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从本质上接纳体育,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就能自然形成,其根源就在于从幸福的角度参与体育,感悟过程的幸福、为了未来的幸福,对体育的认识就不再停留在为了体测、为了中考,而是真正从自身需要出发从事运动。除此之外,幸福体育会使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学生能够沐浴大自然的滋养,使心灵通透不恍惚,性格开朗不抑郁,成为阳光少年。
四、结语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既是理论指导之源,也是实践推进之本,充分发挥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桥梁作用、纽带作用,势必要求我们树立新观念,把握新方向,确立新目标,实现新成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