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大课间的组织与管理策略

时间:2024-05-07

潘贤呈 夏玲玲

摘 要:大课间是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效的大课间具有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等特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延长活动时间外,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部分学校依然停留在传统课间操的模式上,并没有发挥大课间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在结合我校大课间特色与成效的基础上,谈谈小学大课间的組织与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30-02

1999年,教育部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列入课程计划,确保学生每天能够达到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从此大课间成了学生每天锻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对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大课间活动的项目确定

为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我校确立了“阳光运动,师生同乐”的活动主题,在活动内容安排上,主要为学校规定项目和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针对天气情况,我校制定了《晴天方案》和《雨天方案》两种具体实施方案。针对《晴天方案》的规定项目,我校根据气候特点创编了春夏季、秋季、冬季的集体操,并且全程音控,用音乐来引导,师生共练。例如:春夏季的《旭日东升》以垫上运动为内容,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秋季的《七色光》主要内容为武术和跆拳道,培养学生的精气神与力量;冬季的《舞动生命》为斗牛士舞曲、趣味跑、兔子舞和拍手操,锻炼学生的耐力、速度与意志力。针对《雨天方案》的规定项目,则是我校自编的椅子操、负重操、哑铃操、素质操、手语操和桌面游戏等室内活动。

二、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实施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教师组织学生按照顺序依次进入到体育活动场地内,找到班级指定位置并原地踏步,等待其他班级的学生入场。当全体学生全部就位以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协调性练习并配上音乐,目的是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帮助学生热身,让学生的身体得到舒展,防止身体因为无法适应之后剧烈的运动而出现损伤情况。

2.开展阶段

在开展阶段,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活动场地上进行集体操锻炼,各个班级选出一名领操队员,在进行集体操的过程中负责领操带队。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轮流到舞台上进行领操。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集体操动作期间,在一旁做指导或者镜面示范为主,对学生的集体操动作进行规范,让学生的动作能够保持一致,以此提高锻炼效果。在学生完全掌握动作以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从而达到师生同乐的良好效果。

集体操结束后,分别进行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规定的大课间活动项目,以年级分组的形式进行组织,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比如蹲跳接力、踢球、跳长绳、跳短绳、篮球运动、一二三木头人、兔子舞等活动。为了保证学生对大课间的新鲜度和乐趣,各个年级的大课间在一个季度更换一次。

3.结束阶段

在大课间结束之后,让学生回到指定位置,体育教师提示本次活动中要注意的方面,在下次的大课间活动中应予以改正。

三、大课间活动的管理策略

我校大课间活动主要为“学校统一领导、年级组长支持、体育教师负责实施、班主任全力配合、各科教师共同参与、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策略。体育教师结合学校场地设施器材和自身师资水平,负责制定各年级大课间活动方案。活动方案通过校领导的审核后,分发给各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在调查学生的自选项目后确定最终项目。班主任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及时的督导和评价,一旦发现学生在思路或者活动方式上存在问题就要立即进行纠正。各科目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师生感情。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安排工作,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小老师根据体育教师安排的内容,对年级、班级的同学进行管理。

四、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成效

我校大课间改变了以往学生参加课间活动兴趣不高的局面,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觉性,极大激发了师生快乐锻炼的热情;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体育活动形式,使单调、枯燥、反复的体育活动变为优美音乐、形式多样、队伍变换、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达到了乐中健体、乐中启智、乐中育德的效果,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同伴合作等生命发展要素的形成与提升,养成热爱运动、享受运动的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变和提升。因此,作为体育工作典型学校,我校在温州市民办学校“三项工程”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还在《温州教育》《温州晚报》等媒体做了专题宣传和报道,来推广我校在大课间活动中取得的经验。

五、大课间活动实施的策略

1.加强领导重视的策略

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大课间督察小组,不定期对下属学校开展检查评比工作,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工作中。对存在问题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开展良好的学校奖励表扬,提高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将其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使学校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起来。

2.加强教师重视的策略

将大课间活动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中,由校领导、值日教师组成考核小组,不定期对班级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执行较好的班级和个人予以奖励。

3.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活动开展

资金投入不到位,场地设施不能及时保障,严重制约了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在体育经费中设立大课间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相关器材设施,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参与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指导,为活动提供保障。

4.宣传活动观念完善管理制度

改变长期以来存在于学校、教师中固有的对课间活动的观念,宣传大课间在健身功能之外的育人育心的功能。形成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体育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制度,改变单一地由体育教师负责制定实施的现状,促使大课间活动全方位参与、高效、有序、健康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6).

[2]范立仁,顾美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2).

[3]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

[4]许世岩,周伟.西部地区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 325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