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隐“技”于“戏”基于儿童特性的“低手投掷”教学设计——以“抛接与抛投胶圈”为例

时间:2024-05-07

文/ 王 东

隐“技”于“戏”基于儿童特性的“低手投掷”教学设计
——以“抛接与抛投胶圈”为例

文/ 王 东

喜玩、乐动是儿童的天性,运动技术本身就基于人类的活动经验的积累,体育教学理应“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及认知特性,延展对“投掷”教学的思考,选用少儿趣味田径器材——胶圈,创设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积极练习、掌握抛接与抛投的技能,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儿童;情境;抛接;抛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学体育教学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但不管如何有特点、有个性,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始终是核心理念。运动技能源于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小学体育教学理应“与孩子的天性合作”,顺其自然,逐步练就。隐,藏匿、不显露;戏,玩、游戏。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应让儿童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并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是顺应儿童天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针对水平一学生特点,笔者设计了趣味投掷课“抛接与抛投胶圈”,本课参加了江苏省小学体育优课设计及现场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现将思路与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优选器材,合理定位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用适宜的练习器材、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有学者认为投掷动作可分为低手、侧肩与过肩投掷;Wickstrom(1975)指出投掷的发展程序为从双手投掷到单手投掷,从低手投掷到过肩投掷。据此推断,小学低年级儿童处于低手投掷的最佳适应期。

基于此,笔者延展对小学低年级投掷教学的思考,对投掷器材进行丰富,运用了胶圈、彩带球、飞盘、软标枪、哨音鱼雷等少儿趣味器材;尝试对投掷技术动作进行拓展,出现了肩上投掷以外的但却与之相关的抛、接、撇、甩、扔等动作;对动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拓展,会出现单手、双手、坐姿、跪姿、侧向、旋转、跑动中的投掷等。力求以新颖的投掷器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以更多样的投掷方式方法吸引儿童主动参与体验,融入更多儿童喜爱的活动情境,使其更贴近儿童的实际能力与活动需求,从而凸显小学投掷教学的实际学练价值。

如何让低年级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器材、不同方式、不同方法的低手投掷技巧是笔者“趣味投掷”设计的出发点。本课(趣味投掷单元第一课时)选用少儿趣味田径的接力胶圈,基于两大理由:首先是轻便、安全、色彩鲜艳、有吸引力、可操作性强;其次,练习抛投与抛接动作,是锻炼学生小肌肉群的有效手段,是发展儿童协调、灵敏素质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儿童对物体的控制能力及对移动物体的判断能力。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会竖抛与横抛胶圈动作,教学重点为甩小臂、抖手腕,教学难点为用力的大小和抛投方向的控制。

二、隐“技”于“戏”,情境引导学练

熟能生巧是掌握动作的不变法则,但技能技巧的练习不应是抽象、枯燥、机械的重复,而应是融合在儿童享受运动快乐之中的体验式练习。听故事、做游戏是小学低年级儿童非常喜欢的,如果能让儿童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进行角色的体验,那一定更受他们欢迎。本课创设了“我与胶圈学本领”的故事情境,力求让儿童置身其中,尽情活动。

情境一:我与胶圈开火车

老师导语:今天,老师给每位同学介绍一个新朋友,就是我们面前的橡胶圈,蓝色的垫子就是它的家。这堂课小朋友们和橡胶圈一起来跟老师做游戏学本领。首先,让我们和胶圈一起“开火车”。

学生示范:前后四个同学一组,向右一步,听到火车开动啦,嘀,就开始绕新朋友的家(胶垫)跑步,咔呲咔呲咔呲……(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面向老师站立,“小火车”音乐伴奏。

师生共做:第一轮(举胶圈)听到哨音立即回到家里(站到圆垫上),将自己的新朋友双手举过头顶。第二轮(背胶圈)听到哨音立即回到家里迅速俯腰双手斜下举,将胶圈稳稳地放在自己的背上。第三轮(顶胶圈),听到哨音立即回到家里迅速头顶胶圈屈膝侧平举。

情境二:我与胶圈来跳舞

老师导语:我们背过它,举过它,还把它放在头上,橡胶圈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啦!我们一起邀请它跳支舞吧?

师生共舞:拿着胶圈,和着音乐,欢快的舞蹈。串联第一阶段的动作造型,引导学生想象胶圈是一个帽子,跟好朋友握手,它出去玩了,看看它去哪里了,它会画圆,拍膝盖,绕胶圈的家转圈,然后再把它举起来(语言提示,音乐伴奏)。

情境三:我与胶圈学本领

老师导语:小朋友们和胶圈跳得真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本领!(以下环节均有老师讲解与示范)

首先,小朋友们让胶圈练习“蹦极跳——下落、急停!”

1.抓放胶圈(蹦极跳):学生将胶圈拿在手中,然后放手,再迅速抓住下降中的胶圈。

老师导语:下面,小朋友们让胶圈做“过山车——上抛、下落、急停!”

2.自抛自接(过山车):轻轻地上抛,与额头齐高,接住;逐渐升高地抛,接住(竖抛2分钟,图1)。

图1

老师导语:接下来,小朋友们让胶圈做“风火轮——空中旋转”!

3.互抛互接(风火轮):老师重点讲解、示范抛出的胶圈“转”与“不转”的差别:旋转会更稳定;随即引出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手腕控制旋转和方向(竖抛5分钟,图2 )。

图2

老师导语:我们的胶圈朋友有些累了,想回家休息休息,你能让它回到自己的家吗?

4.上抛落垫(我能回家):抛准度练习,向上抛高后,准确地落在自己前面的胶垫上(竖抛2分钟,老师巡视中及时提醒学生“抖”手腕动作,图3)。

图3

老师导语:小朋友们,我们的胶圈朋友想出去串串门,你能将它送到想去的地方吗?

5.互抛互接(我去串门):两个人一组,将自己手中的胶圈抛给对方接住。教师讲解横抛的动作方法及要领,强调竖抛与横抛握法的区别(横抛2分钟,图4)。

图4

老师导语:让我们的胶圈朋友开着碰碰车去串个门吧,你来我家玩,我也到你家去!

6.低抛击圈(碰碰车):两人一组,一方将自己的胶圈横抛击打对方放在胶垫上的胶圈,可根据能力适当调整两人之间的距离(横抛2分钟 ,图5 )。

图5

老师导语:我们的胶圈朋友可喜欢旅行啦!它们去的时候是坐汽车(一声哨音抛胶圈),回来的时候坐飞机(两声哨音捡胶圈)。

7.抛远击桶(胶圈旅行):男女生背向站立,以排为单位,前排听到指令抛出胶圈击打一定距离外的黄色标志桶,并与后排交换位置,听到指令一起捡胶圈(横抛3分钟,图6)。

图6

情境四:我与胶圈接力跑

老师导语:让我们带着新朋友一起来玩接力跑游戏吧!请每列火车开到标志桶后面(学生四人一组站到标志桶后面,老师和学生一起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

摆放接力:四人一组将胶圈放在各自的圆垫中央,听到哨音最前面因为同学快速跑出,拿到自己的胶圈,绕过最前端的黄色标志桶后返回,将胶圈传给下一位同伴,第二位同伴拿到胶圈后快速跑出,将胶圈放回原处再拿自己的胶圈,绕过标志桶后传给下一位同伴,依次传接(游戏8分钟,老师随时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摆放到位)。

情境五:我与胶圈练瑜伽

老师导语:小朋友们有没有坐过旋转木马?今天我们来当木马,让胶圈也坐一次旋转木马吧(老师讲解练习方法与要求)!

素质练习(夹圈旋转):学生躺在自己的胶垫上,用脚夹住胶圈,收复抬腿,听指令左右旋转(1分钟)。

情境六:我与胶圈放放松

老师导语:这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胶圈),我们和它一起跳舞,一起旅行,一起玩游戏,还让它坐了旋转木马。橡胶圈很感激我们,它要给我们放松放松,拍拍腿,拍拍肩……

Gallahue and Ozmun(2002)指出,对大多数人而言许多动作不会(自动)发展,也不会因为生理成熟而改善,采取放任或是教学内容空泛的游戏教学,并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动作发生质变。只有通过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指导才能让其逐渐地掌握技能。鉴于此,笔者精心设计了上述的渐进式教学环节:抓放(手感)—竖抛(低抛接—低抛落垫—高抛接—高抛落垫—互抛接)—横抛(横抛击圈—横抛击桶),整个过程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又各具要点。通过教师对各种玩法的精彩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寻求与教师的相似动作;然后进一步通过学生间的演示、对比、观察、展示,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练习中总结并验证抛投胶圈时的甩小臂、抖手腕的动作要点,同时提高其对投掷的控制能力(力量、方向和角度)以及对移动物体的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我问你答,规范镶嵌其中

小学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易兴奋、注意力易分散……这些特点增加了课堂组织调控难度,易放难收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儿童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做到训练有素,笔者在磨课、试教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对比、分析,逐步形成了问答式调控妙招。

【妙招一】提问式调控

老师提醒:Are you ready?(准备好了吗?)

学生回答:Yes!(是的!)

要求:目光注视老师,集中注意力(一般两次提问)。

作用:提振精神、鼓舞士气,同时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妙招二】口诀式调控

老师提问:1、2、3!学生回答:拿好圈!

老师提问:3、2、1!学生回答:我最齐!

方法:迅速回到胶垫上,手持胶圈,单膝跪地,停止练习,调整队形。

要求:反应敏捷,手拿胶圈迅速回到胶垫上单膝跪地,目视老师。

作用:集中注意力,调整队形,有利于教师整队问题集中讲解、点评。

以上两种调控方法,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时对所有学生讲清楚:在每个环节实施之前,老师都会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提醒学生,比一比谁的回答最响亮,谁的动作最迅速,表现好的奖励小红星。抛投胶圈是投掷技巧教学中低手投掷练习方法的一种,是投掷技巧的延展性体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需要在课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需要认识投掷动作的要领以及教学的原则,并且具有分析动作、设计适合学生学练的方法的能力,才能真正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这是学生的技术动作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226001)

G633.96

B

1005-2410(2017)10-0065-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