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剑华 张红霞
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精神”早已成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流淌于教育的文化基因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山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每一个中山市教育人都在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尝试挖掘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解锁博爱精神密码,引导学生传承博爱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
一、课堂导入紧扣乡土历史
合理、高效、紧扣主题的导入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内容,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定调。笔者设计的导入是:
师:孙中山先生是中山的名片,是我们共同的骄傲。作为中山人,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孙中山先生的原声呢?
生:没有。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伟人的声音,共同感受伟人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襟和敢为天下先的首创,学习伟人那跨越历史时空的精神。
播放孙中山先生音频原声。
学生听着孙中山先生带着浓浓乡音的讲话,一下子拉近了与伟人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孙中山先生的讲述,也加深了对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情境的认知,对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形成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课堂设问巧用历史材料
叶圣陶曾说过,课堂教学中“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不易领会,即于其处,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课堂的设问,对引导学生按照确定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对课堂目标的达成,亦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一个问题:
通过导学案(提前让学生完成),大家总结一下: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了哪几次重大转折?在这些转折过程中,孙中山先生身上始终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
第一小问让学生结合统编教材内容,自行总结出孙中山先生从“医人(救人)”到“医国(救世)”,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第二小问,让学生归纳出孙中山先生身上体现的“爱国”“爱民”“敢为天下先”“博爱”等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侧重点出“博爱”精神,契合本课主题。
第二个问题:
材料一:“每日十点钟到十二点钟在药局赠诊,不受分文,从惠贫乏。”(张磊《孙中山传》)
材料二:“设社会事业局,专管育孤、养老、救灾、卫生防疫、监督公益及慈善各团体,设农务局,保护农民,开垦荒地,培植及保护森林,兴修水利等。”(张磊《孙中山传》)
材料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朕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所以得博爱之精神也。”(《孙中山全集》第2卷)
师: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博爱”观是怎样变化的?你如何评价这一变化?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哪一政策有关?
此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理解中山先生毕生致力的革命活动。
第三个问题: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要“为四万万人谋幸福”,中山先生的这句话,体现了他什么样的高尚品质?他这种精神如今在他的家乡是如何传承的?
此问题的第一小問,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出孙中山先生具体的“博爱”观。第二小问,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中山这座城市,由历史回归现实,通过让学生自行说出中山的标志性公路——博爱路,标志性医院——博爱医院,城市品牌活动——慈善万人行等,阐述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对他的家乡的深刻影响。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把学生的视野从历史拉回现实,从而实现“让历史服务于现实”的教学目的。这也是紧扣“中山乡土”这一核心内容的要求。
三、课堂材料要善用时事新闻
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是与现实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时事新闻信息,并将它们融入课堂中去。巧用、善用新闻时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中,笔者选用了2023年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山市的慈善万人行始于1988年,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过去三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慈善万人行活动停办,今年重启后显得异常热闹,可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非常丰富,本课的内容、主题与之契合度较高,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
在使用这些资料讲授的同时,笔者还设计了如下问题:
弘扬中山的博爱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能做些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人人可回答,同时又能与当前中山开展的重点工作,譬如中山的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等结合起来,让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同时,可以深入挖掘中山先生历史素材,拓展中山“博爱”精神的外延和内涵。譬如,《中山日报》前段时间连续推送的《穿越深中通道》系列深度报道文章,对中山历史,尤其是古代香山地区历史有较深入的挖掘。这些中山的先贤和他们的学说,对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形成均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我们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成因,理解中山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挖掘和利用中山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1-A-b 18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