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鸽
黄美华系江苏省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专家。个人主持的《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课程实践》获202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黄美华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我们同在一所学校,黄老师是我的前辈,她教音乐,我教语文。尽管我俩分属不同的学科,我对她本人及她的课堂钦佩之极。有人这样评价黄老师,说:“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就是一节精彩的课,她与课永远都是浑然一体的,她天生为课堂而来,为音乐而来。”
深以为然。每一次学习黄老师的课,课堂中展示出的厚实的音乐学科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技艺,都值得我们反复品悟。近期再次观摩黄老师执教的《聂耳叔叔和他的歌》一课,对一线教师学习、研究课堂的育人价值及自身专业发展起到又一次推进作用。
一、这是一节什么样的课?
《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是黄老师音乐文化专题课程研究中的代表课例,这节课体现了她回归音乐本源,回归文化语境的实践与探索。教学分四个板块进行:(1)了解聂耳,从聂耳使用过的国宝小提琴入手,阅读文化读本《聂耳叔叔和他的歌》,走进聂耳的音乐人生;(2)串烧演唱《卖报歌》和《卖报之声》两首歌曲,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报童生活作对比,从而对当下的幸福生活有更深的感受;(3)跟随聂耳的足迹,通过《码头工人歌》深入了解当时苦难的中国,为接下来学习国歌奠定基础;(4)阅读文化读本,明确和国歌相关的年份及重要事件,以课堂音乐活动让国歌真正地沉淀于心。教学基于学科特质,关注音乐本体的同时,探寻着音乐的文化密码。
二、课堂的凝视:一节课的育人启示
语文老师跨科听课的机会并不多,但只要有黄美华老师的课,我总要想办法去现场学习,以发现、探索的目光凝视黄老师的课堂——凝视中包含了对学生、对职业、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期待。她的课,需要往深处去看,往立意、价值上去看,一节节课在丰富处呐喊,提醒所有的老师:不论哪个学科,关系着儿童发展的课堂,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中或许可以有这些关键词。
(一)主题整合
这节课首先引起我思索的焦点是“主题整合”。聂耳是这节课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是主题中的核心,以核心内容带动聂耳不同时期的作品,让我们对聂耳其人与其歌曲有了开阔且深刻的认知,有了贴近且热烈的情感。关于“主题整合”的用意,黄老师这样说:“这节课是‘聂耳叔叔和他的歌这个文化专题,将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卖报之声》《码头工人歌》串联起来,编入文本,核心作品《义勇军进行曲》‘精唱,其他作品‘泛唱,形成1+N的作品群组,让学生从相互关联的一组作品学习中,学会从文化的视角看待作品产生的社会语境,了解作曲家创作的风格,理解作品内涵。不同音乐作品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打开‘音乐之耳,使他们对音乐要素的觉察更加敏锐,对音乐作品的感悟更加深刻,对音乐的认知从量变转化到质变。”“主题整合”让音乐课摒弃了“技术理性”的音乐教学模式,不是知识学习课,亦非技能训练课,而是有丰富韵律的课堂、有文化意蕴的课堂,是指向儿童音乐素养提升的课堂。
无论哪个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主题整合”,这也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基于学科、超越学科对学科知识、儿童生活和社会体验进行统整的必备能力。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这样评价这种能力:“整合不仅是手段,也不仅是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调整和创造。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知识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的确,倘若能适时进行主题整合教学的教师,一定是自觉或不自觉在从教学走向课程,在整体思维中建构、增强在课程框架里审视所教学科的意识。
(二)学科育人
黄美华老师这样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并能正确演唱国歌,用歌声向祖国致敬。她说,这个目标中的“正确”既包含“准确的节奏”“准确的旋律”“适切的歌唱方法”等,也包含“在合适的场合正确演唱”“用正确的姿态演唱”“用饱含爱国情感的歌声向祖国致敬”等。教师这样理解了课堂确立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夯实“学科立人”的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落脚点是师生每天共同成长的课堂。要在课堂中成长,教师就要让课堂拥有育人的价值。“课堂育人”绝不是纸上的理论,它应融合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贯穿每节课教学的起点、过程和终点。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的全部目的就是对各科教学独特育人价值的挖掘和转化。
黄老师的课堂彰显着她极强的学科育人价值的挖掘力与转化力。她从教材《义勇军进行曲》中读出文本必须带给学生的丰富意蕴,继而联系到谱曲作者聂耳人生中的几个重要经历,以音乐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唱好国歌,厚植家国情怀。课堂体现了从音乐知识、情感、思想、文化、精神、审美和表达等多个视角对一首曲子、一个文本进行的立体解读,并将教者的解读巧妙无痕地设计进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在认知、情感、审美中走向深刻。
对比这样的音乐课,反观我们的学科教学:学科育人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落实,其关键在于教师。这种育人价值的转化力,是需要教师在不断的阅读、思考、实践中修炼的基本功。
(三)儿童立场
说到“儿童立场”,我们可能会想到这样的表述:要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经常用“儿童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儿童的情感”体验人生;走进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倾听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决定和选择,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引导并使他们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和快乐。这个层面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当然不错,可终究还是狭隘了些。
原督学成尚荣先生在一次“儿童立场观照下的母语课程”的论坛中曾经就“儿童立场”作过更深入的阐述,他说:“儿童立场观照下的任何一个课程都映射着一个重大的主题,那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在儿童立场观照的课程中要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的方式。”
这节课显然是儿童立场观照下实现立德樹人的典范。为了给《义勇军进行曲》的学习奠定感情和认识基础,老师先带着学生感受《码头工人歌》,以“劳动号子”为突破口,安排了五次演唱,每一次引导的角度均不同。第一次,感受码头工人搬运货物;第二次,体会工人吃不饱饭的虚弱;第三次,结合图谱和手势,唱准号子音调的不同音高;第四次,用较强的力度唱出工人的觉醒;第五次,探索号子三连音的节奏。在层层递进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在演唱技能上有提升,更是通过歌曲本身的情境转换,获得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升华”。号子音调反复出现,不断冲击着学生心灵,使学生对苦难的中国,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有了立体、全面的感知。
此时再进入国歌的学习,孩子的情感已逐渐被推向高峰。这一刻无论是聆听《义勇军进行曲》的不同版本,还是对历史上《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几次微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让学生理解为何要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都水到渠成。课至尾声,当台上台下的师生全体肃立、举止庄重地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骄傲。
这节课,当我也以学生的角色完全融入课堂、融入文本、融入旋律、融入文化时,我深刻理解了“儿童立场绝不是孤立的”这句话的内涵,“儿童立场不仅要‘发现儿童,更要让‘儿童自我发现,在‘发现中逐渐成长为有中国魂、中国根的新时代好儿童”。
总之,音乐和语文虽分属两个学科,表面上属于两种知识体系,可一旦深入思考就会体悟到:所有学科当中最精华的东西其实是相通的,就像如果把人类的知识看作一个图谱,各个学科就是这些图谱上一个一个的亮点,但这些亮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都有一个通道。倘若教师能在一节节高品质的课堂中探索课堂的本质,将学科育人中相通的部分抽离出来,必能发现这些虽隶属不同学科,但同为教育背后的价值诉求和理想求索,或许这也是教育者学习、实践的真正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实习编辑 梁婉怡
责任编辑 李 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