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竹平
五年级的教室里,男生晓城又冲到班主任跟前告状,说同学欺负他了。事情就发生在班主任眼前,晓城主动找同学玩耍嬉闹,你挠我一下,我戳你一下。一会儿,晓城就不高兴了,他觉得同学弄疼了自己,眼里含着泪指责同学,并冲到班主任跟前告状,弄得同学十分尴尬。
班主任一边安抚晓城,一边帮他分析事情经过,引导他正确区分游戏和欺负的区别,但晓城坚持认为同学是在侵犯自己,是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在谈话引导没有效果的情况下,班主任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只好让一起玩耍的同学向晓城道歉。
从二年级以来,晓城一直是个另类。他“见多识广”,总是“热情”地指出同学的不足和错误,也总是以同学侵犯了自己、不尊重自己为由向老师、家长告状,家长也多次找老师交涉,提醒老师要教育学生尊重晓城的感受。家长认为,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否则就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到了五年级,晓城越来越自恋和敏感,所有的班规、同伴相处原则等等,都要为他的“感受”让路,否则“心就痛了”,甚至要在家里“疗伤”。
遇上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很头疼。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班主任倾心进行班级建设的时候,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建构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和谐的班风。同时,班级文化的建设,班风的养成,还要为每一个个体学生的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引导和帮助。也就是说,班主任既要为班级努力,同时还要看到“一‘花一世界”,为班级里的每一个个体学生的成长服务。
从根本上讲,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还是让班级里的每一朵“花”能够灿烂地向阳绽放——引导、陪伴、帮助每一位学生以个体的名义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那么,面对晓城这样的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班级文化的构建,与促进个体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之间,该如何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呢?这需要班主任具有专业的素养和育人的实践智慧。
班主任要认识到,“个体性”是儿童成长的唯一真相。教室里,统一年龄序列的儿童,经历着同样的时间和空间规划管理,学习着同样的课程,学生的实际表现总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班级制虽然是工业化的需求,虽然屡屡受到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在班级生活中,的确学会了很多本领,为将来“融入社会”做了必要的准备。正是因为学校成长环境中时空规划管理、课程设计的一致性,激发了儿童对个体性经验的重新审视,儿童开始了或轻松或痛苦、或短暂或持久、或积极或消极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过程。儿童在学校、教室环境里,在班级生活中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里,班主任的角色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儿童在班级环境中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环境中各种人、事、物的关系,并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整和自我角色的积极塑造。
为什么晓城与班级同学相处,总是会产生龃龉,总是敏感地认为自己被侵犯被伤害,而常常被他的行为“伤害”的同学却没有同样的认识和感受?这是班主任要厘清的重要问题,只有厘清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准切入点帮助晓城实现个体性的成长。后来的班主任综合了晓城的家庭教育理念、晓城自己认识事情的经验逻辑、成长环境中不同人对他的行为的反应等,做出了分析判断,发现由于父母过分地、无原则地尊重他的感受,导致晓城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以往班主任等老师缺乏专业判断和行动,有的也盲目“尊重”晓城父母的观点,在教室生活中不仅自己迁就于他,还引导其他学生迁就于他,结果强化了晓城的错误认知和个体的惯性心理体验;有的简单地想以班规以及同伴相处原则等来影响晓城,希望晓城能认识到同学行为的合理性,反思自己有没有尊重同学的感受。结果,前者强化了晓城的错误认知,后者让晓城感到十分不适,对整个班级产生了抵触情绪。
新的班主任了解、分析了这些情况,开始从与晓城关系最亲密的妈妈入手,一起帮助晓城重新认识自我,调整与同伴相处的姿态。同时,班主任通过成长课,让学生讨论如何赢得同伴的信任和友谊,如何看待和自我反思同伴关系中的各种相处方式和行为,让自己能在同伴关系中提供积极价值。由于在同伴关系维度上,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积极地重建了共同认可的班级文化,慢慢地,晓城有了“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意向,还感受到了自己在教室中被同学所认可的积极价值……
班主任帮助学生建立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并不是要将教室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塑造成同一个形象,而是在尊重差异性、尊重个体性的基础上,帮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共同的班级文化、班级生活的创建中来。构建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班风,让每一个学生产生班级文化认同感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都成为“一个”学生,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找到在共同塑造的班级文化中的个体价值。
晓城的案例中,班主任如何看待晓城的行为,如何在班级生活中對待与晓城有关的事情,反映的是班级文化和价值观的取向。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是为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既不能一不小心让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因个别学生而出现偏差,更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服务于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服务于学生个体性成长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一定是在班主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特点和成长需要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在真正相互理解的平等对话中实现的。
班主任科学认识和处理好了班级与学生个体的关系,班主任就会真正成为学生个体性成长中积极的重要“他人”。这是班主任工作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