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周世恩
一只狗,在少女李玩的眼中,是什么?
2018年上映的电影《狗十三》里,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些时候,一只狗,不仅仅是一只动物,在特定的环境下,是陪伴,是温暖,是家人,它在物质和精神的天平上,精神的重量,要远远大于物质的重量。而在大人的眼中,一只狗,就是一只狗,在性命攸关的时候,在遇到危难之时,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可能我们会抛弃一只忠诚于自己的狗。
这是少年或者儿童的视角,如果要把范围缩小一些,这是儿童视角里面儿童的“看”。儿童的“看”,精神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物质的需求,他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关注点并不在于事物的物质价值,而是在于情感。有些时候,甚至只是好看、外形独特,就是儿童眼中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这种物品值多少钱,也绝对不是它能换来什么东西。
西方国家有研究者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想了解孩子对活动室空间的感受:他们在活动室设置了不同的场景,摆设上了不同的道具,如果不喜欢这些区域,让孩子贴上哭脸,如果喜欢,就贴上笑脸。有一个区域,成了孩子们不喜欢的地方——这个区域里有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些球,这些球引起了孩子们的争抢,所以这里成了孩子们不喜欢的地方。
令人不解的是,球的数量是足够多的,大小也一样,依成人的想法不至于引起孩子們的争抢。但研究者最终发现,孩子们经常争夺的只是其中的一只球,只因为球上面印有蜘蛛侠图案——孩子们说:“那只球比别的球都好!”孩子们都喜欢这一只足球,所以,这一只足球就成为了争抢的对象,而孩子们不喜欢争抢。
这就是孩子们的理由。在成人眼里,足球都是一样的,外形一样,型号也一样,它的作用,无非是用来拍、踢的,上面的图案,并不影响它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无关紧要。可是,在孩子眼里,却有着巨大的区别,甚至有着神秘的吸引力,占有画有蜘蛛侠的那只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回忆我们自己的童年,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候:孩童时代,我们发现小时候看到的世界的确与大人很不一样——我们觉得大人非常高大,屋后的树林简直就是望不到边的森林;月亮是跟着我走的;妈妈是天下最美的人;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的距离,太为遥远,而实际上,这两个村子之间,只有短短的半公里路程;甚至有时做“坏事”都毫无歉意——把家里床上挂着的蚊帐剪了几刀,只是为了试试当时手上一把剪刀锋利不锋利,或纯粹觉得好玩。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
儿童的“看”,的确与大人是有所不同的。世界在儿童的眼中,是儿童的世界,是儿童心理、儿童生活对世间所有事物、生活的折射,带有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特征。但无论如何,儿童对事物所做的价值判断,更多依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而非功能作用去判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还停留在对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的认知水平上,而他们的认知是生产性的、幻想性的、与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
有了这些了解,我们会更加容易地走进儿童的世界,处理儿童在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譬如上面列举的例子,如果用儿童的视角去处理,则会有很好的方法。当我们得知印有蜘蛛侠的球被儿童看成是最好的球,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可能会得出蜘蛛侠所具有的力量、正义、神奇一旦与球结合在一起,这只球的性质和功能就被孩子们重新定义和建构了。只要我们也多投放几只印有蜘蛛侠的球,多放一些蜘蛛侠的贴纸,和他们一起观察蜘蛛,多准备一些有关蜘蛛侠的故事……就能让这些孩子喜欢上这一个让他们不喜欢的区域。
认知儿童的“看”,对于儿童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十分关键和重要。它是一道推开儿童教育神奇的门,借此,你会瞥见儿童丰富而与众不同的内心——为什么他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喜怒哀乐,在学习中遇到这样的困惑和困难,这在我们大人看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为什么他们的有些言行看起来古怪、甚至不可思议,充满着天真、可笑;他们为什么执拗、钻牛角尖、耍脾气、拖拉、懒散,有些时候,我们拿他们半点办法都没有。作为一名家长也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罢,是需要去洞见这些“与众不同”的,也需要去了解这些“与众不同”背后的动机、心理,并且,也要习得一些技术和方法。这样,我们的儿童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
如何让儿童教育变得容易,让儿童教育具有实效,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得变回孩子,理解他们的愿望、爱好、行动、感受与体验,理解眼下的一切对于他们当下生活的意义。如此我们眼中看到的一只狗、一朵花、一个印着蜘蛛侠的足球,都意义非凡,都会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变得更丰富和更有意义。
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这样描述了孩子:“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陶行知了解儿童,看见了儿童,洞见了儿童,让自己变为了一个小孩子,所以,他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
看过多遍《阿甘正传》,每一次,都深受感动。
这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无疑是电影史上最好的励志片之一。这部电影线索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位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最终,主人翁阿甘“傻人有傻福”,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都创造了奇迹。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励志,无疑是电影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撇开“励志”,仔细琢磨阿甘成长的轨迹,你会发现,这一部电影,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成长的电影,阿甘的每一个成长关键点,对儿童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有颇多的启发和意义。
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如何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我想,除了运气之外,还来自于他童年时代,妈妈对她的呵护和教育。他的母亲,一位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家庭主妇,她不懂教育,但是却懂得对阿甘这样一个智障孩子进行呵护、鼓励,让他得到信心。她没有高的学历,没有研究过教育方法,但是,恰如其分的教育时机,朴素生动的语言,加之结合實际的道理讲述,却能在阿甘成长的关键节点,成为阿甘心灵成长的动力,帮助阿甘渡过一次次的困扰、艰难。
阿甘的母亲,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小时的阿甘,因为他的两条腿弯曲得厉害,医生给他加了夹板。从医院出来,他和母亲走过小镇。小镇的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阿甘,充满着不礼貌。母亲似乎洞穿了阿甘的心思,她如一头狮子一般,不仅痛斥路人的不礼貌,并郑重地告诉阿甘:“别让别人告诉你他比你强,我们每个人都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上帝让所有的人都一样,那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本来,阿甘在别人的目光中,如麦芒刺身,听了妈妈的话,放下了所有的包袱,昂起头,挺直腰,一瘸一拐地,自信地走在了人群之中。
当然,这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对阿甘不仅仅说过这一句鼓励的话,她的话,在阿甘需要的时候,都会及时地出现:当阿甘自卑时,她会勉励阿甘;当阿甘因为智力低下、双腿残疾痛苦时,她坚定地告诉阿甘“记住我说的话,你跟别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当他因为智商测试是75,校长不接受他上学的要求时,阿甘的妈妈又坚定的说:“也许他反应迟钝,但他和别人有一样均等的机会,他不会上智障学校,他只差5分而已。”这些话语,是甘泉,如阳光,一次又一次地将阿甘从自卑的阴影里拯救出来,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着阿甘——智障没有什么,残疾也没有什么,至少,你还拥有着自己,你还拥有着爱你的家人。
孩子喜欢听什么?听表扬的话,听鼓励的话,听暖人心的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然,很多的人对赞赏教育、赏识教育有所诟病,但是,我仍然深深地觉得——赞赏教育在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只是,我们要学习赞赏的技巧,不要让赞赏漫无目标,莫让赞赏过了头,也莫让赞赏成为了儿童教育中贯穿始终的唯一策略和方法。这样,赞赏就会如甘泉清甜,滋润人心,如春风和惠,激荡情感。儿童也会在赞赏之中,信心得到提升,自尊重新获得维护,心灵上得到抚慰,从而,成长也得到保护。
所有的表扬、鼓励,的确都是对孩子的保护。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儿童处在人生长、发展的最初阶段,无论身心,都处在幼稚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的是保护、鼓励,期望的是温暖和安全。著名的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安全的需求;第三个层次是爱和归属的需求;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求;第五个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人的需求会在五个层次的需求中穿梭变换,但是,作为孩子,绝大部分的需要停留在低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作为父母,抑或是教育工作者,对待儿童,应该尽可能去满足儿童低层次的要求。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得到,但是爱和归属,却是很多人缺失的。而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就是爱和归属感获得的最佳途径。电影中,阿甘的母亲就让阿甘获得了爱和归属感。即使他身体残疾,天生智障,自卑敏感,但是母亲的鼓励,会如清泉一样,滋润着阿甘,让他获得成长的勇气,使阿甘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做人做事内心坦荡,并最终成就非凡。
阿甘的母亲,还善于结合实际的例子,去教育孩子。整个电影,都穿插着阿甘母亲的一句话,阿甘问妈妈,他的命运是什么的时候,她说:“那要你自己弄清楚,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阿甘喜欢吃巧克力,而20世纪40年代,美国售卖的巧克力,通常是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这些巧克力,没有两块是一样的,只有当你打开包装,放到嘴里,才能知道这些巧克力到底是什么味道。深刻的道理,原文照搬地给孩子讲上千回万遍,他未必能明白,但是,一旦结合生活常识,结合孩子实际,以简单的事物还原生活的本质时,孩子就会神奇般地明白。阿甘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能深入浅出,将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讲明白的母亲,也是一位讲道理能让孩子信服的母亲。
孩子喜欢听什么?不是抽象的话,而是具象的话,结合着他们亲身经历、有感触的实例而讲的话,他们愿意听,也听得明白。儿童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概念、定义这些高度概括的东西,听不明白。中国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还是说教式的模式,但是这些说教,空洞无力,脱离了孩子生活的实际,所以我们讲了一大堆的大道理,孩子也不明就里。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的“听”,就会注意讲道理的方式和方法——扎根于实际生活,扎根于儿童的心理体验,这样,孩子才会懂得我们讲的道理。换句话说,我们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懂得结合生活实际、儿童的经历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才能在生活中,受到点滴的教育。
假设一下:如果是战火纷飞,你和孩子一起被关进了德国纳粹的集中营,而且,会在这人间地狱里度过漫长的三年时光,你如何给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答案真的未知,因为自己都自身难保,生死未卜,自己都被剥夺了自由,自己都食不果腹,怎么去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怎样去呵护童心?
但是,有一位父亲做到了。这位父亲,就是电影《美丽人生》的主角——圭多。这部由意大利导演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有关心灵和人性的故事:一位饱受战争中纳粹折磨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扭曲,为了不让孩子的眼睛看不到希望,他决定拯救孩子的美好童年。在惨酷的纳粹集中营里,他告诉孩子:这一切,都是他和孩子进行的一次游戏,而这些纳粹、纳粹营里的俘虏,只不过都是游戏里的角色,他们需要经过层层的考验,忍饥挨饿、遭受打击,才能赢得游戏的胜利。而胜出者,将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而“游戏”结束时,圭多惨死在纳粹的枪下,而乔舒亚真的得到了“游戏”的最高奖赏——解救他们的军队开着坦克,终于来到了纳粹营。
战争残酷,我们可以选择让孩子知道真相、接受现实,但其结果可能是孩子往后余生,会失去童年的欢笑,在惴惴不安和担心受怕中度过;我们也可以选择隐瞒真相,即使艰难,但是却可以保护一个孩子幼稚而纯洁的心灵,让他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位父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面一条——对孩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呵护童心。自始至终,电影中的儿子乔舒亚都天真地以为:那是一场游戏,而且他们赢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谎言,这也是我见过最有童心的父亲——即使环境恶劣,性命攸关,但是仍舊呵护孩子,让他有一颗纯洁而美丽的童心,幸福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童心是什么?
童心既是儿童之心,又不专指儿童,也包括成人心中保存完好的儿时之心。作为一种自然生命的初始之能,它既是人类文化生长的根基,也是个人生命的根基。童心是人性中最真诚、最自然的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原始的东西,本身具有本色、纯真之美。童心是人出生时自然存在的本性和天赋资源,天真纯洁,是自然之心,未被异化之心。同时,童心是教育的根,并赋予教育生命和活力。呵护童心,其实就是呵护人性的最初的色彩,呵护教育的根基。人生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浑整的全体,童年这步走好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浸染也好,暗示也好,指导也好,总可使儿童得到实益,使其自觉觉人,奋发努力。
电影中的父亲,显然是懂得童心的,他也拥有着一颗美好的童心。他知道童年是奠基孩子成长的基石—— 一个美好的童年,会让一辈子的成长获益。电影的最末,并未交代这一位孩子的成长。但是,我能猜想,这一位经历过战争残酷的孩子,一定能保持一颗赤子纯洁之心,也一定能幸福地成长。他不会怨恨,不会惊惧,不会惴惴不安,不会生长在阴影里。因为,他的父亲,用伟大的父爱,给他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年梦。
对这位父亲的做法,或许争议很大。有人会说:这样去做,无疑饮鸩止渴,虽然庇护了孩子美好童年,但是却屏蔽了孩子了解现实的耳朵和眼睛,得不偿失。有人会说:无论残酷或者美好,都是一种历练,孩子有选择权和知情权,即使战争,孩子有选择知晓和不知晓的权利。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对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的活法,而童年,就应该活得像童年。这就是呵护童心——让儿童回归到儿童。即使风雨如磐,即使战争残酷,我们仍旧有义务和责任,让每一位孩子,去享受属于童年的幸福、精彩!
童心是需要呵护的。这种呵护,不是绝对的“儿童中心主义”,一味地迁就儿童、放任儿童……而是相对地保护,保护一份纯真,守卫一份美丽。童心的确需要呵护,因为幸福的童年,对于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决定着以后人生的幸福。西方的精神分析学家,在治疗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时,往往会追溯到孩提时代。童年里,那个经常被重视,经常被关注,经常被认同,经常被鼓励,经常被全然接纳的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一个拥有爱的能力和能量的人,人生会充满温暖和幸福。而童年里,那个经常被忽视,经常被冷落,经常被责斥,经常被厌恶,经常不被全然接纳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是一个缺乏爱的能力和能量的人,人生会充满脆弱和怀疑。童年儿童的幸福感,童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对他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奠基作用。
怎样呵护童心?我认为,不仅仅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其实,看过电影后,我觉得呵护“童心”——更应该是一种守卫,守卫一个孩子在特定的年龄里的快乐、幸福。这样,一位孩子才有童年。童年才真正属于童年。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的电影。
电影描述了教师马修将“池塘之底”这所少管所“关押”着的传统观念上的问题学生,一一转变的故事。故事的开始,这一群孩子调皮捣蛋、胡作非为,校长制订了“行动—反应”的制度,对孩子们进行严格残酷的管理。校长所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禁闭、被罚进行一个月公共服务、取消所有娱乐活动、打板子,校长对所有孩子们,几乎都进行了不定期惩罚。可以这样说,校长的教育的方式只有一个:惩罚。被校长严密监视和管教的孩子,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就是一名问题学生。
当新来的学监马修到来时,一切都悄悄地改变:他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教室出人意料的安静,孩子们都认真地写着。其实,他们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渴望,只因为制度的束缚而将梦想深深地埋在心底。他尽力地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最终他将孩子们组成了合唱团。他自己谱曲作词并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他努力试图用音乐和歌词去净化孩子们的灵魂,引导他们健康积极的思想,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自我价值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惊喜地看见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有了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心态和眼神中流露出的对人生的希望。
马修用他的爱和耐心,成就了一个个的孩子,也发展了一个个的孩子。如春风化雨,一个个的孩子,在禁锢和冷漠之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找到了自信和尊严,从叛逆、桀骜、冷漠,渐渐变得上进、温暖、正直起来。
盖贺克,一位调皮的男孩子,冷漠、暴力,但是马修却用爱心唤醒了他。他砸伤麦神父,这件事情,足以让盖贺克遭受校长的严厉处罚,但是马修知道此事之后,并没有上报校长给予处罚,而是让盖贺克去照顾麦神父,直至他恢复,让盖贺克在照顾神父过程中,自我救赎,自我悔改。而盖贺克没有令他失望,当他看见被自己砸伤的麦神父时,心里充满了愧疚。尤其当他听到麦神父夸他、维护他们的时候,心里十分复杂——充满着内疚与悔恨。最后麦神父伤口恶化,不得不转大医院,盖贺克还担忧地问马修“他会死吗?”从此,一位冷漠的孩子,有了感恩之心。
皮埃尔是整部影片中改变最多的男孩。他出生在单亲家庭,异常叛逆,自尊,用坚硬的外壳将自己伪装起来,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刺猬”,敏感而充满攻击性,但其实内心脆弱而透明。但是,他有音乐的天赋,声如天籁。马修老师用他的音乐天赋,作为改变他的契机。皮埃尔冲着马修扔墨水,马修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和惩罚他,而是用反面鞭策的方法激励皮埃尔,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故意对着皮埃尔说狠话:“没有你的独唱,再也没有独唱了。你的嗓音很好,但是没有你我们也能行。你唱不唱我才不在乎。”这些,让皮埃尔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了证明自己,他悄悄地做出改变,而马修老师及时给予他鼓励、认可,最后,皮埃尔通过马修老师的转变,成为了合唱队里最优秀的成员。后来,竟然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
儿童的视角,终极的目的是什么?影片里的教师马修的经历,对一个个孩子神奇的转变,告诉我们:成就儿童、发展儿童,才是儿童视角的真正目的。“视角”只是一种认知,“立场”只是一种观念,“儿童视角”是“儿童立场”基础,但是,“儿童视角”也罢,“儿童立场”也罢,都没有指向行动,换言之——即使有了“儿童视角”“儿童立场”,并不代表着能成就儿童、改变儿童。就像我们的教育中,很多人都有儿童视角,学过儿童心理学,知道教育的原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还是缺乏儿童的立场,自己的教育,往往与自己所学过的相违背,这就是儿童立场没有取得效果。只有切实地行动起来,在“儿童视角”“儿童立场”中注入行动、爱心,才有可能发展儿童、成就儿童。行动,才是保障“儿童视角”“儿童立场”成功的不二法门。
理论学一千遍,不如实践一遍,行动和结果,才是对教育方法最好的见证,也是对教育的最好的诠释和回报。纵观《放牛班的春天》,这些孩子能得到改变,离不开马修的儿童视角和儿童立场,他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感受孩子的悲伤,理解他们的需要,同情他们的处境,并且能用实际的言行,去宽容他们的错误,维护他们的利益和尊严,关怀他们的成长。成就儿童、发展儿童是儿童立场的落脚点。电影中,马修一次一次地问自己:“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问过之后,他一次一次地行动,去拯救这一群他深爱的孩子。
“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个社会人应该自问的问题。《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一首歌让人念念不忘。美妙的童声,如天籁之音,他们这样唱着: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
明白童心、洞见儿童,不如守护童心,发展孩子、成就孩子——千万次的明理,不如现在,就伸出你的手,行动起来。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