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生为本,务实求真

时间:2024-05-07

骆伟山

在一片课改的喧嚣声中,很多老师都茫然地失去了方向,想尽办法出新、出奇,以为热闹就是好课堂,以为课改就是要将原来的满堂灌改成满堂问,至于问的质量、问的效果那就没空去深思了。

张老师的这节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关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老师也在发问,但老师的问是基于学生熟悉课文后的有的放矢,是有一定梯度的有序而问。如开头以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流浪”引入新课后,设计的三个深入文本的问题:查利想去流浪的原因是什么?流浪过程中查利做了哪些事情?家人对查利去流浪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三个问题就很有梯度,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入文本。在现场课上,张老师在这个环节用时较多,给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所以师生交流比较深入,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好,几乎是争抢着要发言。在这样的大型现场公开课上出现这样的场面是比较少见的。

此外,张老师已基本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那就是平实、不浮华、步步落实。刚开始上课,张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任务,我觉得这两个目标的设置是合理可操作的: 默读批注,理清童话故事情节;合作探究,理解童话的主旨。默读批注,指明了学习方法,理清童话故事情节,明确了学习任务;在个人默读批注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探究就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所以在探究环节学生有话可说,人人想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深入文本合作探究时很自然地形成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这节课在专家评审时获得二等奖,除了上述优点,还存在一些不足。先是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估计不足,事先设计的一些问题被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面对这种情况,张老师略显迟疑,可喜的是,她没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预设,而是以学生的课堂生成为基础,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只是毕竟经验不足,思路调整了,自己的思维却有点卡壳,以致多次出现教学语言短暂停顿的现象。第二個不足是在授课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张老师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发现学生默读批注环节完成得不够好时,就多给了学生自学的时间。学生有了充分的自学,在探究时也就有了更多的发言,这导致后面的探究主旨和拓展延伸时间较紧,最后虽然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显得有点虎头蛇尾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新知识,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每节课都能更多地关注学生,都能够根据学情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而不是以预设为依赖影响生成,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想必不会有那么多人指手画脚,学生也不会慨叹语文没什么好学了。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