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雷泓霈
3月25日《京华时报》报道,徐州某市一中学发布倡议书,禁止男女生校园内结对散步、同打一把雨伞等10种行为。学校德育处、团委、年级德育主任成立检查组,不定时在学校检查,对不文明交往学生拍照取证,查实后给予批评,屡教不改的,按照学校规定给予处理。
就算是徐州某市第一中学的“十不准”,不乏善意动机,别忘了,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充满异性好奇、无限激情的孩子,男女交往本来就是其应有的生命节奏和呼吸。有了这种呼吸和探索,孩子的生命意识、尊重意识、绅士风度、责任感,创造精神,才能得到正常成长。
现在,中学都将爱情作品纳入了教材,很多大学开设了爱情课,就是要给孩子带来正常的心理成长、情感呼吸。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具有开拓意识的人。
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有各种探究意识、质疑冲动,甚至还会打破常规、颠覆传统的青春特质,只有让他们的呼吸里充满了自由因子,勇气探险等生存离子,无所畏惧的他们才能在未知领域,创造出成长奇迹。
比如14岁的美国孩子泰勒·威尔逊竟然捣鼓出了核聚变反应堆,这种奇迹恐怕会被我们认为“太荒唐”。相对于这种“自由的捣鼓”、“自由的呼吸”,我们的教育却有太多的窒息感,比如很多学校的纪律过分严格,小学生的班规竟然有6000多字。为了所谓的安全需要,所有的课外活动、野外探险以及风险稍高的体育项目比如单杠、双杠都取消了。在考试评判中,就连语文试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的答案,都必须是“水”,而不能是“春天”。我们总用好心牌“过滤器”滤掉孩子的精神本能需要、情感本能需要等,总喜欢用“听话,老师才爱你”当做千古不变的教条,总用过分的集体主义、整齐划一捆绑学生的“创造小冲动”等。孩子呼吸到的仍是上个世纪的带有霉味的空气,这怎么不是一种教育腐朽和落伍呢?
最简单的生命需求、自由呼吸,却要受到种种限制,孩子的本能和本性,能得到天真释放吗?被圈养到了有局限性的“四角天空”,成为井底之蛙,性格很“面”,不会质疑,不愿探究。很多男孩子女性化、娘娘腔等。一些中国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总能得到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谁说与这种“窒息般的教育现实”没有关系呢?
而且此种“奇葩”校规前赴后继,“教育窒息”已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文化,尤其让人痛心:河南漯河一所高中规定“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杭州一中学规定: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浙江台州一中学规定,严禁男女同学单独相约面对面吃饭,或同吃一份饭菜或帮一方带饭(包括在教学区)……教育有太多的强制、堵截和封杀,而唯独缺少了情感的陪伴、心理的温馨、管理的自由,以及灵魂的唤醒,这根本就是教育职能的异化和退化。
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说:“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将“有呼吸的教育”还给孩子吧,少些捆绑,多些自由;少些约束,多些放开;少些封闭,多些开放;少些粗蛮,多些尊重;少些钳制,多些陪伴。孩子呼吸到了个性、兴趣、自由,才能得到和谐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 萧 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